李元華
摘 要: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要想滿足社會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就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近年來高校也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實行教學改革,突破傳統瓶頸,采用工作室制的培養模式來培養人才,本文根據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及意義,提出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措施,以期能更好地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17-01
一、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
最高是在20世紀初歐洲一些國家就在藝術設計專業中采取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的模式,歐洲國家非常重視理論教學與現實實踐的完美結合,因為工作室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與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相對獨立的工作室,具有更多的學習空間與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負責學生技術層面的教學,留更多的創新空間給學生。在歐洲的藝術設計水平已處于世界頂尖水平,而在我國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與落后的教學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采取工作室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常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非常看重職業技能的培養,這就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教育環境,將學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就業相互結合,使學生能更好地提高專業素養及就業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來自人才的競爭力度也越來越大,只有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就業與社會需求的問題,那么工作室制人才培養也就成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所采取的工作室制教學方式還處于初級階段,但這種嘗試不僅極大改善了學生的實習條件,更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數量,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還可以使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的崗位需求更趨一致,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免除先培訓后上崗的麻煩,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了一條極好的途徑,為社會極大地減輕了負擔。
二、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1.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工作室制下的項目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種開放與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與更實際的教學作用。把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完成項目的設計,讓學生頂崗參與項目設計及施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促進了產學研的拓展。學校和企業聯系緊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承擔企業項目的前期可行性論證、行業與企業的調研等工作,同時和企業聯合進行產品開發、職業培訓以及教材編寫。這樣能形成教育與產業相互促進的局面,取得學校和企業同步成長的雙贏效果。
3.成為服務社會的平臺和學生創業培養的基地學校和地方企業合作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工作室成為服務社會的平臺。學生專業意識不斷增強,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協調。綜合性項目課題的完成使學生能力和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為今后自主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藝術類高職院校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措施
1.完善規章制度建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推行,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一是,建立學院、系部、工作室負責人三級管理機制,明確職責,既保證有效領導又給予系部和工作室以靈活性。二是,制定完善的工作室進駐準入、開放共享的制度。三是,完善實訓工作室軟硬件設備管理制度。
2. 構建“大專業基礎平臺、小專門化方向”的課程結構支撐。“大專業平臺、小專門方向”是指學生在入學初期是大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在學習基礎的過程中逐步了解專業及未來就業要求,結合學生自身個性特點和興趣選擇小專門方向,通過文化和專業基礎課程學習逐步進階,最終進入小專門方向。大專業平臺課程為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搭建良好的文化、專業、職業基礎知識平臺,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小專門化方向的專業學習厘清方向、做好準備。小專業方向課程作為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的核心部分,以實訓工作室為載體,以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為主,分階段遞進式地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專業能力、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社會能力。
3.建設高水平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工作室制的建設離不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對高職院校老師來說,要想更好地適應工作室制教學,必須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對專職老師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整個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保障。在師資方面引進兼職老師也是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較好的方式,兼職老師可謂是學校與企業溝通的良好通道,可采取招聘大量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兼職老師來高職院校講座或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資源互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從而提高整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所成立的工作室可定期聘請行業專家來教學,通過師資隊伍的提高,來帶動整個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慶恒.構建地方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研究,2007(04).
[2]高立武.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之我[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