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在談到兒童美術教育時,一位學者曾經說到:“美術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教得多了,兒童容易成為教育內容和教師偏好的奴隸;教的少了,卻常見兒童因技巧不足產生的苦惱。”在我國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觀念轉化到兒童美術教育的實踐當中來。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兒童美術教育呢?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有幾個方面可以進行。
關鍵詞:兒童美術;美術教育;現狀;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30-01
一、兒童美術教育在國內外的現狀
首先,我們都了解,東西方文化都要自覺地在傳統文化與哲學觀中尋找兒童美術教育課程應有的治學高度與教學的智慧。中美兩國不同的文化差異造成教育結果的不同。
在美國,對美術文化的理解是非常多元的,但是,美國并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統一的兒童美術教育體系。不僅是基礎的寫實美術,而且意向美術和現代美術表現方式如何在基礎教育中展現,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范。我國的美術教育相對刻板、按部就班,但優點是可以打下扎實的基礎,這種教學方法不適合年齡過小的孩子。美國的兒童美術又過于散漫,太突出對于孩子天性的表達,忽視了基礎的重要性,忘記了任何學習都是從模仿和教育開始的。
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美術教育等特長教育被作為提高孩子素質的重要一環,被擺在了不容忽視的地位,于是,美術學校大量涌現出來。許多學前兒童的家長選擇給孩子報美術班試圖提高孩子的美術素養。美術教育對幼兒的積極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對于孩子觀察能力,表現能力,手的控制能力,空間感受能力,色彩感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然而,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弊端與問題,它們嚴重阻礙著幼兒美術教育正規化的進程,從而影響學前美術教育的整體水平。
二、國內兒童美術教育正確的實施方法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兒童美術教育呢?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進行。
(一)走進童心,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首先,要讓幼兒對所畫的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走進兒童內心的世界,觀察兒童的所思所想,用孩子樂于接受的形式去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其二,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配合教學。如讓幼兒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讓兒童去大自然中摸一摸柔軟的小草等,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大自然與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其三,所謂寓教于樂,可開展游戲活動配合教學,讓兒童邊學邊玩,開展多種活動來增強幼兒對所畫內容的體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鼓勵兒童自由想象,自由創造,對他們夸張、變形、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作品加以肯定,這樣孩子就會發現只要有趣,畫什么都行,畫得不好老師也不會怪我,讓他們勇敢地、大膽地創作。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過去教學中只重視技巧表達而忽視了思維的訓練,現在不能因強調思維的訓練而忽視基礎知識與技能。教師應通過教學指導和幫助幼兒探索和駕馭美術材料,進行不同的啟迪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
教學活動的結束不應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兒童的作品,畫的可能不美觀,但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兒童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每次活動結束,將幼兒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交流,要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教師欣賞每一幅作品卻不必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下結論。這樣畫好、畫壞,幼兒沒有心理負擔,創作欲會更強,但是老師應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后的活動中因才施教。
孩子們經過相互交流,相互觀摩,他們心里會明白誰顏色配的好,誰的構思有主次,誰話的新鮮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信心會更強。創造的火花一旦被點燃,課堂就成了一個歡樂的魅力樂園,圖形與色彩穿插交錯,滿世界都是孩子們的創意想法。
三、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意義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他指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彼浅V匾暶烙?,認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p>
同時,英國藝術教育叢書《通過藝術的教育》中指出“藝術應該成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的使命就是通過藝術來教育人,也就是說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
”教育家蒙泰盧梭主張:“應讓兒童自由表現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勞動按照自己情感去創作,讓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才能?!?/p>
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家羅恩斐德在《創造與心智成長》中提出:“美術教育并不是教人畫畫,其作用通過造型訓練促進人健康成長?!?/p>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美術教育雖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兒童美術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不容忽視,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我們要發揮每個兒童的能力和創造熱情,認識自身價值去發現美,引導兒童感受美,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正是幼兒美術教育發展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