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娥+王瑞麗+張賀
摘要:本文以大學生黨員為主體,分析了黑龍江省社會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作用,以及根據實際對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進行了SWOT分析,找到其參與志愿服務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提出解決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
相對于國外,中國是少數的以執政黨為名組織志愿服務活動的國家。對于新一代的接班人,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黨員需要深刻體會志愿服務中“責任”“奉獻”的精神,通過參與到社會組織、公益活動之中,大學生黨員也可以在活動中宣傳執政黨理念,總的來說,大學生黨員志愿者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將提升服務的整體素質、豐富服務形式,對于推進社會發展也有積極作用。黑龍江省是國家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科技、人文等比較落后的省份,但是大學生黨員志愿者在高校黨組織的培養下,已經成為一只比較活躍、有凝聚力的社會服務隊伍,但還有諸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改進。
一、 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SWOT分析
(1)參與志愿服務的優勢
首先,黑龍江省共有80余所高校,每個高校都在黑龍江省黨委會的指揮下,積極開展各類活動,當然,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就是其中的重要項目之一。而真正在大學生黨員群體中起到組織作用的不僅是支部組織的各類活動,更多的是憑借其自身的服務精神,主動參與到黑龍江省各類志愿服務團體中去,為各地的困難群眾帶去精神的關懷與生活的物資等。這些年輕的志愿者具有雙重身份,他們也是大學生群體中優秀的學生代表,一方面有良好的品行,另一方面在服務上更加耐心,熱情。黑龍江省具有位置偏僻,觀念傳統等特點,另外為大學生黨員的安全考慮,他們通常會選擇參加周邊的志愿服務活動,黑龍江地區的大學生平常參與社會的機會比較少,他們對于參與志愿服務的活躍性非常高。
黑龍江省相較于其他地區在娛樂活動開展上經驗不夠豐富,而大學生黨員活躍的思維和充沛的經歷在國內國際各向賽會、展會等活動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組織、協調的能力和服務的精神。經過各界努力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將愛心帶到了省內的很多貧困地區,為真正有需要的人帶去了關愛,志愿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黨的理論宣傳、義務支教、社會熱點調查,社區互助、受困家庭捐款等實踐活動和形式,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受到黑龍江省高校、社會以及大學生群體的廣泛關注。
(2) 參與志愿服務的劣勢
首先很多黑龍江地區的大學生黨員,是家庭中“寶貝”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黑龍江省約有7%—10%的大學生黨員愛發脾氣,有45%不善與人溝通,有25—30%集體主義觀念和奉獻意識不強,另外有30—35%意志力差,不能承受一定的挫折,并且70%以上的大學生黨員動手能力和體力較差。這些問題與黑龍江省當地的教育方式有關,家長溺愛程度在全國排在前列,并且相對較發達的城市如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溺愛的程度相對更嚴重。這樣導致了黑龍江地區大學生自身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缺乏獨自生存的能力。而在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時,發揮的能動性較小。
(3) 參與志愿服務的機遇
黑龍江省教育部等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提出高校要把實踐育人工作擺在人才培養重要位置。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將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提升研究生黨員意識的主要方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為主要動力,增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另外黑龍江省志愿服務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對于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參與志愿服務十分重視,并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些都為黑龍江省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以及對大學生黨員實施黨員教育方面提供了極大的機遇。有助于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黑龍江省高校加強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積極探索大學生普通黨員社會服務的新方法。近年來,隨著實踐育人的觀念深入人心,黑龍江省高校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逐漸重視起來,把志愿服務作為大學生黨員教育的主要方法。
(4) 參與志愿服務的風險
黑龍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即存在安全和服務效果兩個方面存在風險,首先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很多,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務領域,如搶險救災、環境保護、維護治安等,志愿者有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難免出現意外事件。一般活動多數是由各高校黨支部組織的,而參與人數眾多,往往為了保證大學生黨員的安全,活動在很多方面限定了形式和內容,并且往往流于形式,大學生黨員志愿活動簡單化、淺顯化,最終承擔著影響幫扶對象的心理情緒,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大學生黨員做事表面化不能感受到這個活動對社會的價值,影響大學生黨員價值觀念的風險。
二、解決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問題的對策
(1) 加大對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的培養
首先黑龍江省在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培訓方面要長期規劃培養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不僅在志愿活動之前對其進行培訓,更要在平常學習生活中通過視頻課程、黨員教育活動等形式開展大學生黨員的關愛、責任、感恩、等志愿精神,也要定期開展志愿服務禮儀、生活技能、體能訓練、默契培養等培訓。使活動開展過程中克服大學生群體的流動性大、缺乏奉獻精神和生活技能的不足。經過培訓,并且通過考核的大學生黨員,才可以進入基層,進行幫扶服務。
(2) 加強各部門對大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管理
為了更好的對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進行管理,使志愿服務能夠真正取得成效,令服務對象滿意。各部門不僅要宏觀上做好規劃,更重要的是微觀上落到實處,活動開展一次就樹立起一個成功的案例,這樣才能快速的發展黑龍江省志愿服務事業。所以黑龍江省各部門志愿服務工作的開展應當與社會思想道德風尚建設聯系起來,建立起志愿服務平臺,完善服務的管理監督制度。把社會志愿服務以科學發展的評價體系來審核,大學生黨員的服務時間、態度、內容和效果等指標進行權重評價。各部門通過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使大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深化。
(3) 落實志愿服務精神幫助更多群體
黑龍江省屬于國家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社會生活中的救助幫困,農村地區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總數超過半數,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另外農民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志愿服務仍需進一步覆蓋落實。目前黑龍江省注冊的志愿服務類型有18種,包括醫療、教育、金融、消防、法律等。各大高校需要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強與全省已有的社區、紅十字心理健康、環保、慈善等各類志愿者隊伍的溝通,可以針對性的擴大志愿服務的范圍,使黑龍江省大學生黨員真正的為需要幫扶的對象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黃萬麗.大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實踐的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6.6.
[2]章潔.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探索[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2.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