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處于承上啟下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效果對初中生未來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而英語教學組織形式優劣好壞對于教學效果有很大的相關性,本文主要探討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組織形式 創新實踐
一、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現狀
初中英語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的掌握,并為更高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基本交流的能力。長期以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課程結構問題,除了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做聯系鞏固知識這一模式外,特別欠缺實踐類、活動類的課程教學,課程設置和學生的對英語學習的要求相去甚遠,因此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必須改變過往以教師為中心的組織形式,應該樹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徹底轉換陳舊的教學觀念,教師的主要作用由過去的單面講解變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角色。
二、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
1.缺乏合適的學習環境。英語本質上是一門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要想真正深入一門語言,必須要創造良好的學習語境才行,中國初初中生普片缺乏對于語境的培養,很多學生都是為了適應考學而被動學習的,作為教師只能是提升班級整體的英語學習語境水平,期望通過積極學習英語的學生營造一個整體的班級學習環境,從而帶動積極性差的學生被動的去適應英語的學習。
2.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別。班級制度的一個弊端就是無法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是班級制度又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不管是接受能力、學習速度和學習效果等各方面都不能適應學生的個體差別,一堂內容和難度適中的課程對于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最為適合,也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但是班級教學組織形式下,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永遠都走不出中等水平這一困境,因為學生的個性特征是永遠存在的。
3.不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在舊有的班級組織形式下,不管是英語學習興趣、學習基礎還是學習能力,各個學生也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于老師正在講授的內容,部分學生可能在過去的課堂或者課外時間已經學習過了,此時在學習就成了簡單的重復,而部分學生也可能從沒有接觸過此部分內容,故而學習進度較慢,教師稍微提高教學速度都會讓這些學生跟不上教學的節奏,長久下去會嚴重消磨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逐漸變成一種令人厭煩的負擔,學生在這種狀態下的難以形成良好學習效果。
三、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方法
1.培養英語學習信心,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需要學生能夠在自己深刻思考的基礎上對英語學習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保持對于英語學習的好奇心,進而以不同的視角對英語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在培養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的主體性的基礎上,學生才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進而在學習中保持創造的沖動。初中英語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還需要讓學生培養對于英語的良好心境,重視對學生情感等因素的培養,這對于保持學生對于英語的持續興趣有重要作用。針對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興趣點的不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布置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讓學生練習,練習結束讓學生之間相互批改作業,讓學生在發現同學作業錯誤,以此加深自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
2.加強英語學法指導,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養成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本質上就是一種主體性的培養,學生一旦形成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就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夠發現英語學中的問題和不足,并想辦法改進這些不足,這種主體性能夠使學生快速消化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教師一定不要滿足目前這一現狀,例如,教師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升華,一旦學生開始在自學過程中得到提高,就會激發學生對于自主學習更大的興趣,英語教學質量就會得到一個穩步的提高。
3.開展課內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內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身臨其境的參與其中,給學生更多的使用和鍛煉口語的機會,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會自覺對英語進行理解和感悟,實用性的口語鍛煉和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實用意義,也促使學生在內心把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的語言,進而做到主動學習和積極學習。例如,在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并把近期所學英語知識巧妙的穿插到活動中去,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多做和英語學習有關的能調節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如說英語繞口令,用英語討論時事,唱英文歌曲等,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英語學習興趣小組之內的非正式組織,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組織內互相糾正,互相幫助,發揮自身的主體性作用,提升英語的聽說水平。
四、結論
大量的教學實踐都證明了改進英語教學組織形式,進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討論和質疑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放手讓學生設立討論的部分,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去,積極運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英語運用,同時也讓學生積極進行發散創造,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教學材料的可以靈活選取,善于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材料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從而達到在探索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方法,在思考的基礎上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廖兆慧.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褚軍平.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組織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