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模擬課堂教學是“研”的一種享受,也是內向的老師或是村小教學點全科包班的老師走向成功的基點。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全科包班老師只能在雙休日或是假期才有機會外出參加培訓學習。在不是雙休日和假期的時間里,全科包班老師的教研活動,除校內聽課或自費購買教育專家、優秀教師的課例光碟觀看學習以外,模擬課堂教學就成為提高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最佳途徑。模擬課堂教學和一般的課堂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是相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學生參與,全程由講課教師一人演繹,所以教學設計、禮儀、教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板書設計、作業的布置、使用多媒體教學和課后反思等方面都要考慮周到。只要勤于模擬,其味肯定是越磨越有味的。
關鍵詞:模擬 教學 有味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124-02
“研而不教則空,教而不研則淺”。 模擬課堂教學是“研”的一種享受,也是內向的老師或是村小教學點全科包班的老師走向成功的基點。
全科包班教師如何通過模擬課堂教學即對空講課的磨練,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呢?首先必須清楚的是模擬課堂教學和一般的課堂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是相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學生參與,全程由講課教師一人演繹,目光的組織與交流作用、形體語言對于教師思想的傳遞與延伸同樣存在,所以禮儀、教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板書設計、作業的布置、使用多媒體教學和課后反思等方面都是要考慮周到的。
一、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了25篇課文,學到了不少讀書方法。這節課我們學第26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探究一種新的讀書方法,就是把一篇課文讀成幾個字,讓我們一起懷著期待的心情開始今天的學習吧。來,齊讀課題。
生:(齊讀)26《科利亞的木匣》
師:這是蘇聯作家左琴科的作品,文中講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故事。課文篇幅比較長,一共有13個自然段。我們要把這13個自然段讀成3個字。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很好!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是哪3個字這么神奇,能貫穿全文的呢?
二、導學
1.析“挖”字
師:(巡視)好多同學已經舉起小手啦。后面那兩位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孩子,請你來說。
生1:我找到了,是個“挖”字!
生2:我也找到了,是個“埋”字!
師:能說一說你的理由嗎?
生:課文先講科利亞挖坑埋木匣,媽媽挖坑埋木箱,接著講媽媽挖木箱、科利亞挖木匣的事。而且,‘挖和‘埋在課文中出現的頻率比較多。
師:這個孩子很會讀書呀!你是怎樣識記“挖”字的呢?(順勢析“挖”字。)
生:“扌”表意,“穵”表聲。本義指用手挖掘。
師:分析得很地道。除上面這種識記的方法以外,你還可以怎樣識記?
生:“挖”字還可以這樣識記:一個人正彎曲著身子(乙)在洞(穴)里用‘手挖土。
師:真聰明!那“挖”字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文中指科利亞手持著鏟子挖,媽媽也用鏟子之類的挖掘工具在挖。
師:書讀得很細啰。下面我們一起來書寫它。注意右邊的結構,上面是洞穴的“穴”字,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下面是甲乙的“乙”字。
板書:挖=扌+穵=扌+穴+乙
2.析“埋”字
師:科利亞挖坑埋木匣,媽媽挖坑埋木箱。這里出現了兩個“埋”字,你是怎樣識記的?前面一直沉思的這位男孩,你來說說吧。
生:土里埋。
師:你不賴啊,給他掌聲!
板書:土 + 里=埋
3.二讀“挖”字
師:科利亞埋木匣,媽媽埋木箱。有意思的是,四年后媽媽從家門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算術真有用!”而科利亞也拿來鏟子,從家門口向前走了十步,動手挖起來。他挖呀,挖呀,朝左邊挖,朝右邊挖,挖出了算術——不管事啦?
生:不是算術不管事,只是科里亞還沒有動腦筋。他用手摸著腦門想了之后,量了五步,二挖了木匣,果然挖出了心愛的木匣子。
師:這孩子把書讀得很細啰!
板書:挖箱子:三十步。
挖木匣:一挖,十步;二挖,五步,找到了木匣。
4.析“懂”字
師:從“二挖“木匣中,科利亞懂得了什么?
生:科里亞懂得了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在長大長高,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道理。
師:這孩子真會讀書呀,把文中講的道理都讀出來了!不過,老師還在懷疑呀,科利亞到底是真的懂,還是假的懂得這個道理呢?
生:真懂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左邊那位穿花雜色上衣的孩子說一說。
生:“懂”字,從心,董聲。指心中明白、知道的意思,所以從“忄”,從這里可以得知科利亞是心中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
師:這孩子真了不起。你看,她用字理來析解‘懂字,使老師也牢記了‘懂字的真正意思啦。
板書:懂,從忄,董聲。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書寫“懂”字。注意:忄,先寫左點,再寫右點,最后寫豎,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頭兒,下面是千里重的“重”字。書寫“重”字,先寫上面的撇和橫,接著寫日,再寫豎,最后寫下面的兩橫,注意上橫短,下橫長。頭頂著“草兒”,走了“千里”啦,“心”也應該“懂”得啦。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找出了本文的三個關鍵字。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完后,請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告訴給老師。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懂道理的事。
師:埋木匣——挖木匣——懂道理。這正好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思路,被這位同學讀懂了,真了不起!
板書:埋木匣——挖木匣——懂規律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把一篇課文讀成3個字的讀書方法,還探究了用字理來析解這3個關鍵字,引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思路。孩子們很用功,謝謝同學們。這節課的作業是用我們剛學到的讀書方法,自由讀一篇文章,然后把收獲說與家長或好友分享。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反思:這節課,從順的方面去設計,在現實的課堂中,教學并非這么順當的。但,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走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抓一個主題,先從“順”的方面去設計,去對空講課,去磨練自己,然后才從“逆”的方面去錘煉自己,模擬課堂教學之味,肯定是越磨越有味的。
參考文獻
[1]字理教學手冊/黃亢美主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10.
[2]漢字形義詳解/周瑞宣編著—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4.10.
[3]模擬課堂教學(對空講課)應注意的幾個方面(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簡介:盧寶山,男,(1978-),1997年參加工作,近20年的村小教學經歷,全科包班幾乎占了一半。2016年榮獲平果縣“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