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武
摘 要: 現在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財產的創造與累積,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要過程。人是具有智慧、具有頭腦的,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謀取財富,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未成年人來講,道理也是一樣的,未成年人無論是在道德方面,或者是法律的層面,都應該同樣的擁有財產權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加以剝奪。可是未成年人,還沒能完全具有一個成年人那樣的民事行為能力,并不能獨立的進行民事行為,所以如果想要得到保障,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就一定要借助于法律的幫助與保護,但是現在國家的法律,還沒能足夠的健全與完善,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加快未成年人財產權的法律保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就是對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方面的法律保護所進行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未成年人 財產權 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379-02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也是社會的發展動力,同樣未成年人,也關系著國家的未來。自從國家頒布了《中國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來,社會各界對于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進行了長時間的探討與研究,其中,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保護,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是基于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以及法律等平臺,從而保障未成年人的財產權不受到侵害。未成年人是特殊的群體,他們和成年人不一樣,不具有獨自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還不夠成熟,如何才可以完善未成人財產權的保護制度,也是當今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要去重視、去探討的話題。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也有著重大的影響,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于國家來講未成年人財產權保護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影響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落實以人為本,提高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實施的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法律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一、未成年人保護概論、意義
1.澄清與界定
研究問題要抓住根源,也是必要的先行條件。因此,明確未成年人的概念,具有重大意義,也為問題的發展探究奠定了基礎。未成年人的含義,目前對它的界定一般都是由法律做出具體的規定。可以對比其他國家的規定,很多國家都是以18周歲作為年齡的具體上限。英國《刑法》將14-18歲之間,應負刑事責任者稱之為未成年人。我國的憲法則是規定:年滿18周歲后即成為成年人,而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也規定了,未成年人的年齡界限就是18周歲,我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界定,與《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致的,未成年人概念范圍較廣,而每個國家對于未成年人年齡的規定,也有所不同,不過一般都是在未滿15-20歲的范圍內。因為環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對未成年界定不一致。具體本國而言,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則可以看出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爭議不大,通常是未滿18周歲的公民。
2.理論基礎
權益,大多數人認為指的就是權利和意義。其實權益具有多層含義,并不可以從一個方面來對它進行衡量。一是指法律上所具有的保護,權利以及意義。二是指資產包括所有人、債權人兩方面的權益。權利和權益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相同之處。權利與權益含義,可能是一致的,兩者或許可以進行通用。無論是權益還是權利,兩者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從這個角度出發,探究得知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從語言的角度來說,財產就是指一個人所擁有的,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價值的東西。在中國大陸的法律上來講,財產預算有不同含義的。A僅指有體物品,B不僅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同樣包括無形的產物。C既包括資產,也包括債務。《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主要指物質財富,比如擁有的資金、股票”等等。未成年人通過繼承或勞動得到財產,同時享有了民事的權利。在未成年人財產中,不僅包括有形的財產,也包括無形的財產。有形財產指的就是所有物,而無形的財產,可能指的是知識產權,或者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財產。未成年人處于弱勢群體,有必要保護他們的財產權益。法律應當保護未成年財產權益的正當性和公平性。他們也同樣享有財產所有權。并且可以對財產進行處理。因為享有財產權益,所以其人格才是獨立存在與完善的。
3.保護的意義
財產可以把它稱之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體現出人對于自身福利的關注。盡管未成年人生存能力對比于成年人是比較微弱的,但是,卻不能把他們進行忽視,因此,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財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財產人將無法在社會進行生存,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也有助于增強他們的生存能力。未成年人還處在弱勢的一方,僅僅靠自身能力,生存是十分困難的,必須借助法律等力量來進行對未成年人的幫助。所以,加強對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保護,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通過法律對未成年人的財產進行保護,社會也可以更加的穩定和諧。讓每一個人都能獨立的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想要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就需要國家通過不斷完善憲法,從而達到更好的保護效果。保護未成年人合法財產權益也是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的反映。一方面,可以保護到未成年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維護家庭穩定;一方面,可以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社會是由全人類組成的,未成年人也是全人類的一部分,所以社會和諧也需要未成年人和諧,才能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最基本的利益。只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發展變好,家庭才能和諧,社會才能進步,而且,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承載了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個好的社會要通過法律制度來關愛未成年人、關心未成年人、始終想著未成年人,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權益,這樣才能從根本保證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
1.明確法律范圍制度
首先明確想要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具體權益是什么。未成年人通過勞動或其他有償方式獲得財產。每個人都有勞動的權利,那么也將有獲得報酬的權利。如果不能得到自己應有的報酬,那么就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進行合理的所要。這也是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法律所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它是正規的、合理的,并且是有效的,為未成年人爭取到應得的財產權益。
未成年人還可以通過,繼承或無償方式取得報酬。父母可以把財產贈與子女,如果是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善意的方式之下,那么就可以通過法律,對所擁有的財產進行登記,從而使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受到法律保護,不會被別人惡意掠奪,這也體現出了法律的重要性,要未成年人有法可依,做到有法必依,那么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就能受到法律的良好保護,從而使未成年人,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所以,法律制度的存在與完善,是非常具有意義和存在必要的。
2.完善法律保障體制
正確的看待監護和親權。親權,就是有著濃厚的情感因素,更多的體現出的是父母的權利。而監護不需要以血緣為基礎。監護人除了親屬外,其他社會組織也同樣可以。完善未成年人的保障體系,也有助于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保護。只有使未成年人的權益,受到法律保護,其權益才能不受到他人的威脅,只有保障的完善,才能使未成年人,在合法保護自己權益的時候能更大程度的幫到自己。所以完善法律保障體制,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3.完善法律權利保護
可以通過設置財產管理人,來對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進行保護。設立監督監護人機構,如果沒有監督的權利,那么就會產生問題,監護也是如此,通過國家的公力監督,與私力監督,共同發揮作用,未成年人財產權益才能大程度得到保護。《婚姻法》是調解婚姻當事人、家庭成員、以及家庭社會自己的關系。一部重要的法律應當充分發揮它應有的法律價值,并且不能夠忽略未成年人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從國家《婚姻法》相關規定中可以得知,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還是比較薄弱的,需要進行完善:首先,可以把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寫到《婚姻法》里面,并同時規定父母,在這方面所要盡到的職責,不能夠濫用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其次,要規定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這個問題是比較難解決的。因為撫養子女一方的父母,有可能對子女的財產進行侵害,另一方面,發現侵害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間,所以在法律的基礎上更要進行關注和完善,同樣也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各方面的發展,如果要進行訴訟時,可以增設未成年人,財產訴訟代理人,畢竟未成年人不具備訴訟能力,找尋一個能夠代表未成年人利益的代理人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把法律進行不斷的完善,大力保護未成年人財產權益,這對于社會乃至整個國家都具有重大意義,法律能夠很好的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所以一定要完善,并且使之能一直為未成年人權益做出貢獻,這就是法律存在的意義。
結束語
經過對未成年人財產權益和法律保護進行分析,可以得知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更是國家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因此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乃至世界都要追求的目標,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既能體現出法律的自由與平等的基本價值,又可以體現出,未成年人的獨立人格。未成年人同樣存在著缺陷,行為能力不夠全面導致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因此要加強對未成年的財產權益保護,法律能夠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有了法律作為未成年人的支撐,他們的財產權益能更好的被保護而不受侵害,合理的運用法律,不斷的完善法律,更好的對國家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劉勝娟.我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研究——以特定情形下未成年人監護為視角[D].云南財經大學,2012.
[2]劉鐳.論國際私法保護弱者權益原則[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毛莉.我國未成年人財產權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
[4]梁麗容.論未成年人監護制度[D].北京工商大學,2008.
[5]廖春迎.論我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
[6]高琦.以公證為視角看我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J].中國公證,2011,(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