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堯
摘要:社會經濟及計算機信息行業的發展,為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帶來了較大的改變。因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風險,逐漸使企業開始關注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內部控制。
關鍵詞:會計 信息系統 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101-01
通過對國內目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其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因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影響因素也發生了較大改變。[1]本文主要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我國企業實情進行分析并找出改進策略。
一、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概述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開展內部控制,主要借助賬目記錄、賬目核對、工作交接及職責分工等方式展開對企業投資活動中相關業務的控制,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貫穿在企業整個運營之中,對企業的持續經營意義重大。[2]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系統控制主要包括一般控制及應用控制兩種。
一般控制主要是針對企業人事、計算機及信息系統安全等控制。企業人事控制的主要目的為確保企業分工的明確,是各部門活動正常開展企業正常運行的前提保障。會計部門在針對企業數據進行分析時會將會計信息有關部門進行分離,挑選專人對信息開發及管理進行負責,避免發生徇私舞弊等情況。應用控制主要包括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分析及信息輸出。信息輸入控制即對原始數據的基礎審核控制,多借助人機輸入或計算機法兩種方法進行。計算機控制可對金額、科目等數據輸入的邏輯性及合理性進行檢查。人機法指的是工作人員對應輸入數據進行目測,若發現存在錯誤及時修正,或通過數據打印,對打印所得數據進行核對,避免出錯。因借助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參與,因此容易出現不易察覺的計算機邏輯錯誤,導致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因此需定時進行處理控制。處理控制工作開展匯總應保證被處理數據的準確性,對處理完畢的數據進行保存備份,避免計算機發生故障造成數據丟失。為確保信息系統應用的安全性,可設置輸出信息有針對性發送至有權接收信息的人手中,可借助登記管理方式進行核實。
二、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相關因素中可控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
國家相應法律法規針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管理控制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均具有強制性,企業若按照有關政策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進行管理學制定與企業自身相符合的執行方案,該方案會對企業業務發展及職責分配等方面產生影響,可能不利于企業自身信息系統管控。從另一方面來看,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對企業自身發展起著調控作用,具有較大影響。因企業自身性質的不同對自身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產生的影響程度均存在差異,不同行業面臨的風險均不一致,因此不能借助統一標準對不同性質或行業內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內部管理控制。
2.內部因素
企業內部領導的主要辦事風格會對企業發展方向及管理方式造成影響,也會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造成干擾。目前我國企業管理中權力高于法律的現象不少見,部分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相關領導借助自身權力對財務數據進行更改,置法律法規不顧。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計算機占據主導地位,若操作人員自身能力不足會對工作開展產生影響,因此會計工作對工作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有部分企業在管理中過分形式化,雖然制定有相對完善的規章制度,但是并未有效落實,導致會計信息系統存在較大漏洞,系統安全性不高。公司財務數據處理是指在數據加工過程中借助計算機處理事務在總事務中的占比,企業財務數據處理中對計算機的依賴性決定了業務處理方法面臨的風險,因此不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的依賴程度不同,其實施內部控制的方式也存在差異。
三、加強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措施
公司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開展內部管控工作的目的主要為降低風險發生率,在最大程度上減輕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失。一個企業在研發會計信息系統階段需要審計部門的參與,通過審計人員與信息系統開發人員的溝通交流,在基于對企業發展及需求的分析上,對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予以完善,建立相關監督管理制度,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進行監督,加強內部控制。定期對企業員工,特別是會計部門成員進行培訓,通過考核提高其綜合素養,使其具備綜合處理能力,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掌握,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為確保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及持續發展,應定期進行信息系統安全維護,確保數據及資料安全,提前做好應急方案,避免自然災害或其他影響因素對數據造成破壞,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濤.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分析[J]. 財經界(學術版),2016(7):214.
[2]于金秋.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