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旭
摘要:我國的教育事業是“中國夢”走向強國道路的基礎和核心。教育事業關乎祖國的強盛和國運,因此教育事業是歷屆政府的重中之重。文章立足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以學為用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以學為用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教學現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219-01
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下,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以學為用是英語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質量教育的前提,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地提高學習知識的實用性,為初中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打好基礎。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以學為用”的機會少,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為用,就必須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氣氛。在英語學習運用的過程中,更多體現在生活和現實層面上,從而刺激學生的積極性。現實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難以形成默契和互動,只能是老師講課,學生努力記憶和做筆記,造成了教學氛圍死氣沉沉,學生興趣低迷甚至厭學。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提供“以學為用”的機會,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上的主人。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Look after yourself”這一教學內容時,在講解本節課的新時態之前,教師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之前學過哪些時態呢?這些時態與哪些時間狀語搭配呢?
學生1:一般現在時:every……、sometimes、at……、 on Sunday(s)。
學生2:一般將來時:next……、 tomorrow、in ……。
學生3:一般過去時:yesterday、last week、an hour ago、the other day、in 1982、just now。
學生4:現在完成時:for、since、 so far、 ever、 never、 just yet till until up to now、 in the past years、always、 recently。
學生5:現在進行時:now。
在回顧之前所學習的時態時,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會從腦海中搜索所記憶的語法知識。問題的引入將初中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借著這個機會,教師要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新時態,這樣做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能全面融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二、經常與學生溝通,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相反,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和諧,那么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英語這門學科。針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A famous story”這一教學內容時,初中生的心智不夠成熟,他們對故事還是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為此,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引入有趣、著名的小故事,通過小故事來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同時,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講故事的機會,每位學生結合自身所積累的知識,給其他學生講一則有趣的故事,這樣一來,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給學生提供了運用英語的機會。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其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放下自己的身段,融入到學生中,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學生真正成為良師益友。
三、豐富英語教學活動,推動英語以學為用
所謂“以學為用”是指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的英語知識。全體學生是英語教學活動所面向的對象,教師要創設不同的教學活動,增加參與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初中生仍然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階段,大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所以,要想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是非常困難的。在此背景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眼球,鼓勵學生自主參與進來,推動英語課堂的以學為用。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Now and then”這一教學內容時,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談話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句型I/ She / He was ……before, I /She /He didnt ……before,Now I /She / He am / is……等。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表演Lets talk的內容,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英語詢問、運用英語回答地方和回答方位的詞。通過這樣做學生的語言思維得到了發展,學生愿意用英語與其他學生溝通,他們不再擔心自己說得不標準而受到其他學生的嘲笑,從而提高了初中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四、總結
小學英語教師要嚴格貫徹落實“以學為用”新觀念,給學生提供說英語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鼓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增強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于麗娟.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J]. 學周刊,2014(5).
[2] 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2) .
[3] 劉軍琴.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探討[J].成功(教育),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