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芳
摘要: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課程標準》告訴我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的。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學習和掌握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
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學習和掌握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對小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系統(tǒng)性的聽說訓練、口語訓練和閱讀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創(chuàng)設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環(huán)境
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環(huán)境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英語。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為學生營造訓練聽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減少發(fā)音不準的情況,盡量使自己的英語發(fā)音不帶有地方色彩語調(diào)。教師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有問題,勢必會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其次,上課時,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讓學生多聽英語,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以排除母語的干擾,并要求學生用英語會話及上講臺表演。再次,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存的課文錄音材料進行聽力訓練。英語新教材給我們配備了教材中對話、課文的錄音帶,這為我們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應該充分加以利用。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效果,可以在上對話及課文之前,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結(jié)合對話、課文設計好的一些問題去聽錄音,然后再回答。最后,教師要定期舉辦課外英語興趣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用英語會話的場合,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其聽力自然也會得到訓練。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創(chuàng)造良好英語氛圍,刺激學生不斷地用心聽,進而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
二、在教學過程注重口語交際活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運用和表達是其學習目的,因此學生要學習英語必須要開口說。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將以往教師“一言堂”的課堂變?yōu)閹熒拥恼n堂,注重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使學生的口語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1)教師在課堂的前5~8分鐘可以開展flee talk,daily talk等活動,讓學生談自己的興趣愛好、談天氣情況,或者唱一首自己喜歡的英文歌,這些活動都能夠為學生提供用英語表達的機會。
(2)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機會,比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內(nèi)容,或者創(chuàng)設某個交際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打電話、購物、借東西等。這些活動符合學生好玩愛動的性格,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夠在樂中學、動中學,學中樂、學中動。
(3)通過課外活動發(fā)揮學生的口語交際才能。課堂教學完成后,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接受情況有計劃地布置口語交際活動作為他們的課外作業(yè),比如要求學生用英語彼此詢問住處、電話號碼、生日等,詢問的人數(shù)不得少于三人,而且要用英語做記錄,學習小組的組長負責檢查,下次上課時由小組長向教師匯報學生的完成情況。這樣做既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友誼,也能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有興趣就有動力。當閱讀的興趣成為一種推動學生求知的內(nèi)在力量時,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讀是英語教學的人口。
在眾多的閱讀形式中,教師泛讀對激發(fā)學生個體的閱讀興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當?shù)睦首x能使學生更好地入情、入境、入角色,很快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思維得到啟發(fā),想象力得到拓展,情操得到陶冶。每教一篇新文章,教師都要給學生精心指導朗讀的重點、難點、精點、情感點和朗讀的方法技巧,并施予精心范讀,為學生的朗讀作好充分的示范引導。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人情入境,忘我忘形地進行朗讀,讀出文章意境,讀出人物形象,讀出文中情感,讀出文句韻味。教師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一定要用標準的讀法,讀準每一個詞語,讀通每一句話,讀懂每一個標點符號,做到不錯一詞,不添一詞,不漏一詞,講究抑揚頓挫,注意高低快慢,大聲讀,反復讀,努力達到其言皆出于吾口,其意皆出于己心,其情皆泄自我懷,讓學生沉進文章情境之中而不可自拔的讀趣之中。
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對他們進行寫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指導。首先,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在開始寫作之前,學生一定要認真審題,看清作文的要求,比如,寫作的題目、題材、格式,以及字數(shù)要求等,這樣他們就能在寫作中根據(jù)文體格式有重點地表述,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寫作提示,比如應用文寫作要注意格式;看圖作文要注意仔細觀察,合理想象,恰當運用提示詞等。其次,讓學生養(yǎng)成精心組織語言的習慣。一篇完整的作文的形成,需要學生經(jīng)過一番構思,列出提綱,進而圍繞提綱來組織和需用單詞、詞組等進行表達。因此,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構思和提綱完成后,選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語和句子,若遇到想不起來的詞語和句型時,盡量找同義詞、近義詞或同義句型來代替。再次,讓學生養(yǎng)成仔細檢查的習慣。學生在寫作完成后,要反復通讀全文,檢查是否扣題,格式是否正確;檢查是否有語法錯誤,以及遺漏丟失單詞之處。
五、運用游戲方式和競爭意識組織教學,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交際環(huán)境
豐富多彩的游戲最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也最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年紀小,好新奇,好活動,我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設計多種猜謎游戲。例如“聽音猜動物”的游戲?qū)W習“Is it a…?Yes/No,Itsa…”。“聽音猜人”的游戲?qū)W習“Whos he/she?”“蒙眼摸動物”的游戲?qū)W習“What is it?”等句型。游戲活動的使用,既讓學生在學中找到了樂趣,又在玩中學到了知識。
俗話說:水激石鳴,人激則進。對自尊心,榮譽感都很強的兒童來說,競賽的形式往往能大大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在復習表示動作和指令單詞時,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每次派代表Touch your head!Point to the window!Show me your ruler!Open the door!Look at the blackboard!Raise your left hand!獲勝者將為他們組贏得一面小紅旗,最后選出優(yōu)勝組,并給予相應的獎勵。競賽活動的開展,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情緒高漲,學得主動,記得牢固。
總的說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與學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時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學識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