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菊
(江蘇省灌云縣新區實驗小學 222200)
數學屬于一種相對抽象,并且有嚴格的邏輯性的學科.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的方法.
1.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育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1)加強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教學參與度就是指學生參與教師教學活動的程度,較高的參與度表明學生上課時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較深.反之則表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較淺.參與度的好壞將被看作是判定教學效率的重要指標,因此,教師要提升小學生在上課時的參與度.而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借助興趣的作用積極的參與教師的授課進程中,從而加強了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參與度.
(2) 激勵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思維.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學生們的思想活動極為重要.就數學教育的本源來說,是希望養成學生在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上課時常常會發生精神溜號的情況,因此,要養成良好的興趣,使學生的思想集中在數學學習上.
2.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1) 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手段授課,把講課內容進行直觀展示.鑒于教學標準的逐步提高,借助科技手段的完善,在現在的數學講學當中廣泛的運用到多媒體,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更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2)用課外活動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的數學教學任務幾乎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但并不是只有這一種方式.教師要適當地拓展數學課的授課范圍,要借助適當的課外活動來提升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些活動不單單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同時能夠使教師更真實、更直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以及他們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便于對教學方案及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成績,同時也是為了使學生可以真正的理解數學的意義,為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養成科學有效的思維能力.教師要依據于此,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按照學生自身的真實條件選取適當的游戲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們在學習中的心理要求,是希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以游戲的方式學習,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致,也使得教師掌握了“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學生可以在極為快樂愉悅的氛圍下學到知識,更加可以強化他們對有關內容的掌握及運用.
(4)針對問題打造適當的情境,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設立適當的情境將學習問題帶入其中,按照學生的思維模式設定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問題的含義,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的解答辦法.在授課當中,教師適當的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游戲或是故事情節,融合進數學方面的具體公式及相關知識,讓學生們在玩耍中學習.
想要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件短期就可以解決的簡單的問題,數學教師要勇于擔負相關任務,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多組織有關課外活,依據學生自身的條件,合理地進行游戲授課,適當地設置一些同問題有關的情境模式,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明白在數學學習當中不單單注重結果,同時也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因此,切實的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欲望,就可以使學生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1]周瑞花.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教研),2011(07).
[2]吳靜.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