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路路+李偉
【摘要】文章針對如何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財務管理專業,分別從人才培養目標、軟件基礎、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只有在上述幾個方面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改革,與時俱進,才能推動財務管理特色專業的建設。
【關鍵詞】財務管理 特色專業 人才培養目標 課程體系
一、總體目標
以“計算機專業為依托,以財會專業為核心”, 打造“校企共建—學校+企業+崗位”的具有高職高專特色的專業建設模式,并形成“職業資格鑒定+頂崗培養+校企合作實習實訓”的網絡體系。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和“雙棲型”的“兩雙化”教學團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增強社會服務功能,帶動相關專業群建設,創建實習、實訓、就業三位一體的良好機制。
二、建設思路
1、地方和企業人才需求調研。以就業導向的為指導思想,加強并規范開展地方對財管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調研工作,獲取地方人才需求信息,保證就業工作在學院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為完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政策依據,為共享資源,加強校內外合作與交流,加強學生就業指導服務。
2、專業建設模式構建。由學院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校企共建,開展與校企的多元合作,以職業能力為標準,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打造“校企共建——學校+企業+崗位”的專業建設模式,帶動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形成一套具有鮮明高職教育特色和示范作用的人才培養模式。
3、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面向就業,緊跟市場變化,以職業崗位的要求為依據,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打破傳統課程內容的局限,更新教學內容使課程內容適應時代變化;同時加快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使學生能力與職業崗位的最新要求實現“零”對接。
4、教學團隊建設。以優化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為主線,以加強“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鼓勵教師攻讀相關的學位,從而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三、建設具體內容:
(一)科學合理的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系;
1、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要面向企業和市場。財務管理專業要根據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計算機專業為依托,以財會專業為核心”的專業培養計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的需求,培養企業需要的學生,加強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增強學生企業服務功能,帶動帶動計算機專業建設,創建實習、實訓、就業三位一體的良好機制。
2、創新財管專業的理論和實踐培養體系。根據社會對財管專業學生的崗位需求變化,全面制定教學計劃、修訂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學生熟練掌握職業崗位要求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理論教學體系應具備的能力:(1)全面掌握財務管理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2)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核算方法,具備初步的賬務處理與核算的能力。實踐教學體系應具備的能力:(1)賬務處理能力。能夠運用賬務處理理論知識,正確處理企業的業務,幫助企業合理避稅;(2)財務軟件運用能力。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財務軟件進行相關賬務處理。
(二)改革教師培養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高??梢圆扇炔颗囵B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法,優化師資隊伍;形成職稱結構合理、年齡上形成梯隊且能勝任本專業教學、科研所需的教師隊伍。
1、安排教師參加相關師資培訓及暑期頂崗實習:根據教學的需要,為教師選擇合適的師資培訓班或新知識培訓班,提高教師整體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如:高校教師崗前培訓、雙師素質的建設和暑假頂崗實習等。
2、安排有經驗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指導:包括指導整個課程的教學設計、課程講授方法、手段等,同時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通過經驗豐富教師對年輕教師業務上的指導,促進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3、定期組織教師上公開課: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上公開課,課后組織大家對公開課進行評議。通過公開課的評議,任課教師更加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4、鼓勵教師以研促教:教研室堅持教學、科研并重的方針,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教學和學術研究,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申報各項課題和積極發表論文,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帶動教學。
(三)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改革教學方法
1、教材選用與建設:原則上高職院校要選用高職專用教材,與本科院校重視理論培養的教材應區別開;高職院校要多選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教材;同時重視教材的編寫,要鼓勵和支持教師參與教材和實訓指導書的編寫。
2、通過課程標準的建設形成電子教案、電子課程設計、電子講稿和電子課件:通過課程標準的建設,鼓勵教案和課件的多樣化(電子和紙質),鼓勵多媒體教學,鼓勵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四)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零距離”與企業對接;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計算機專業為依托,以財會專業為核心”, 建立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財管專業與計算機專業的交流與合作,強化計算機在財務管理專業中的基礎作用;多開設以計算機為依托的課程,如《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2、加強實訓條件建設 :加快財管專業實訓室的建設,完善機房的硬件設施;同時實現財務軟件的更新換代,財務軟件的使用要與企業相銜接,使本專業畢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3、加強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能力建設: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和創業理念,,使畢業生順利就業。只有不斷的改進,才能促進高職院校的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平衡發展;才能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
參考文獻:
[1]蘇萬貴關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若干問題[1].會計之友,
2010(7):109-113.
基金項目:院級質量工程立項—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項目編號:2015tsz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