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奎勝
【摘要】學校的運動會是學校進行學生全面發展的必須方式,現行的方式是學校每年舉行一至二次大型比賽,小型比賽多由各系自行組織。在運行中形成大型運動會學生直接參與運動的人數少,小型比賽學生愿意參加,興趣也比較高,但得不到很好的組織,顯得雜亂無章。根據多年的經驗結合學生調研的情況,從大小比賽各自的優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學校層面統籌安排全年的體育競賽。【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小體育競賽 有機結合
一、學校體育競賽的現狀
比賽項目缺泛統一規劃,小型比賽往往是大型比賽的選拔賽。作為學校層面來說每年春季組織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秋季組織全校性的球類運動會。各系也組織有一些如球類的迎新運動會,趣味運動會。但基本都是春季用跑、跳趣味運動會來選人參加學校的田徑運動會,秋季組織迎新球類運動會來選人參加學校的球類運動會。除春秋季的田徑和球類運動會外,學校層面沒有組織其他的運動會。各系按自己的情況組織一些,但總體來說缺泛統一規劃,來看顯得雜亂無序。小型比賽多以各系學生參加。小型比賽多是由系上學生干部組織,本系學生參加。由于各系不可能組織很多個項目的比賽,學生的選擇面較窄,從而參與的人數不是太多。其他系上的學生又不讓參加。有些系上一年有那么一個項目的比賽,有些系根本就沒有比賽。造成想參加比賽的學生沒有去處,系上組織的活動又沒有多少人參加的局面。
二、小型比賽的優點
易激發興趣,利于推廣。筆者在本校學生中走訪調查得出結論,多數學生對單純的競技項目不感興趣,只有少數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是系或班上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愿意參加各種以競技項目為主的的訓練。但筆者問及換成以游戲形式、競技形式等一些趣味形式進行身體鍛煉時,得出的結論是多數學生愿意參加各項運動。小型競賽的特點恰好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通過趣味性很強的比賽項目吸引廣大學生參與,在比賽、游戲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有利于推動學校體育教學。如:增強速度的迎面接力比賽,團結合作的三對三籃球挑戰賽,練習足球基本功的繞桿射門足球比賽,5人制足球比賽,多人8字花式跳繩比賽等。
機動多樣,便于推進。小型競賽項目沒有繁瑣的程序與要求,不需要開幕式,不需要專門的場地布置及后勤障。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比賽項目、比賽形式,可以將比賽分布在平時的課外時間或周末節假日。項目可以結合學校的體育特色和當地的流行體育活動進行選擇。如:根據性質冠以“迎新杯”“挑戰杯”“對抗賽”等不同的名稱,受電視娛樂節目影響學生喜歡的“撕名牌”游戲,根據學校地形的“戶外尋寶”游戲,女生多的系上組織花式跳長繩、踢等。
三、大型比賽的特點
促進運動技術發展 ,發現體育人才。學校每年的田徑運動會和球類運動會是與市大學生運動會相似的大型綜合體育賽事,在推動學生的競技運動水平提高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每年的田徑運動會和球類運動會學校各系都作了充分的備戰。每次田徑運動會或球類運動會的召開,都會出現一次全校性的競技水平的高峰。以學校第五屆田徑運動會為例,在召開學校第五屆田徑運動會的一個月后就是重慶市第十七屆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學生(特別是有運動競技特長的學生)都積極訓練,為系上在運動會上爭金奪銀。在學校第五屆田徑運動會上共有8人次11次打破校紀錄。也為學校組隊參加大學生運動會提供了充足的的隊員選擇。可見,圍繞各類競賽活動,各系部、體育教研室和運動員員積極備戰,備戰的過程是運動技術水平提高的過程,也是各種體育人才脫穎而出的過程。各單位都積極培養運動員,他們將推動整個學校體育競技水平的發展。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體育競賽的精神價值在大型體育賽事中體現得十分鮮明。舉辦大型體育競賽不僅對學生,對學校而言也是一件牽動全局的大事。在一次大型的校運會中,必將孕育出寶貴的精神財富,涌現出無數感人事跡,為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和攝影工作者提供豐富的創作題材,運動會開幕式大型廣場文藝表演等系列活動,有利于豐富和繁榮學校體育文化場。舉辦運動會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盛大的節日。運動設施設備改善后的喜悅,為共同目標而努力的趨同感,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等,都將在學生日常的言談舉止中表現出來,從而集中升華為一種榮辱與共、合而彌堅的精神。這種精神將強化學校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提升師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借運動會召開的契機、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強文明禮貌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素質。
大型比賽有很多優點,同時在學校層面上來說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組織大型比賽往往需要學校的各個部門配合,教務處、學生處、基礎部、各系、保衛處、后勤部門等,組織難度大。同時又要除運動技術本身訓練外的投入如開幕式的文藝排練、服裝、道具、頒獎式等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一般情況下,學校層面的大型比賽對傳統的競技項目比較重視,輕視非競技項目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都是以成績為評定標準,學生直接參與比賽的人數少。
四、學校統一規劃體育競賽,形成大小體育競賽有機統一
以學年為單位規劃體育競賽。作為學校層面除規劃大型的田徑運動會和球類運動會外,還要根據學生的體育愛好情況規劃一些小型的比賽項目。這樣大型比賽選拔了人才參加市大學生運動會,為學校增光添彩,體育特長生有了展示特長的平臺。榜樣的力量能夠帶動其他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而小型比賽由于靈活性強、形式多樣,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體育比賽需求,學生的參與人數多。真正能夠用體育競賽帶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在項目的時間安排上,先由學校確定大型的田徑和球類運動會的時間,其他項目根據項目特點和季節作安排,做到每期有大型比賽,每月有一到兩個小型項目競賽。每年把競賽計劃公布在校園網上,學生根據競賽計劃確定各自參賽項目,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和參賽。
在項目的選擇上盡量要考慮各系的學生情況,讓每個系的學生都有項目可以參加且學生愿意參加。但總有照顧不到位的地方,各系還可以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再設置一些項目。但必須上報學校,由學校根據項目特點來進行整合和時間安排,這樣才不會出現重復和時間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