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蓓
【摘要】學困生的轉化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高中英語學困生大多基礎知識薄弱,英語學習困難,缺乏自主學習、主動求知的好習慣。本文針對農村高中學困生轉化策略進行探析,突出合作指導和激勵評價,有利于學困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困生 轉化策略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情感。學困生是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特殊群體,也是教師應傾心關注的對象。透過學困生的學習以及表現,有針對性提出教學策略方法,引導他們在寬松自由和主動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有利于學生調整學習思維方法,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激情,提高英語綜合運用技能。
一、培養和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機
1.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盡量把課講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結合課本內容或作業練習中出現的經典材料介紹一些古今中外英語史或勵志方面的英語知識,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進取心和求知欲。
2.消除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心理。引導學困生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使情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要聆聽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心聲,做學生的朋友。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減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以客觀、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出現的錯誤。多鼓勵,少苛求,多幫助,少怨言.采用靈活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盡力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氛圍,滿足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課堂學習安全感的需要。教師親切友好的微笑和同學之間真誠的互動都會給學困生以安全感,從而減輕或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
3.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學困生從英語學習獲得的成功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與此相反,假如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會產生失敗感。教學中,我們經常巧妙地獎勵學困生中進步的學生或者有閃光點的學困生,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體味成功的樂趣。
二、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困生轉化
1.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困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我們力爭改變陳舊的,不適應現代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多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2.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開展英語探究性學習,能有效地溝通英語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理解英語,發展英語,把握學習英語的方法。我們想方設法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
3.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雖然學習英語也有積極性,且他們并不比其它學生少下功夫,但是他們的英語成績卻總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英語學習策略,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英語認知過程與方法。因此,我們對這樣的學困生在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應常以英語學習和問題解決為載體,讓學生熟悉英語思維活動的特點,盡可能讓他們把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他們善于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的能力。
4.精講多練,更多關注學困生。精講多練,騰出更多時間關注學困生,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個別輔導學困生。二是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實際是好學生教后進學生的過程。好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進生還有一些問題沒搞清楚,通過好學生的講解,自然也就明白了。
三、運用任務教學法,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高中英語學困生往往很麻木,不知道上課該干什么,因此教師要布置明確適當的學習任務。具體教學步驟:1.向學生闡明本節課的具體目標;2.教授主要概念;3.評價學生所知道的;4.有指導的練習;5.給學生布置獨立的任務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從而不斷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設置的“任務”應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盡可能設置“真實任務”,任務的難易程度應恰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就會集中思想、積極參與,朝著“真實運用任務”的方向努力。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廣泛閱讀各種體裁的英語材料,以鞏固語言知識,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要求學生每天摘錄3-5個經典句子,可以從課本上抄錄重要句型,如強調句型或含有重要動詞短語的句子,也可以是學生們自己利用新詞所造的句子,日積月累,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不斷提高;要求學生在學習新課文前進行預習,講解時設計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再根據回答情況作適當講解,力求突出重點、難點及學生未理解的部分,最后再讓他們朗讀。
四、積極開展合作學習,給學困生創造機會
高中英語學困生一般沒有能力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多創設合作任務。監督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活動,提供完成任務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困生查找某些資料,做好終點評價和反饋。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困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困生學會表達自己和傾聽別人。另外還能培養學困生的求異思維能力,不但傾聽別人還要質疑,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彼此對問題的認識,獲得合作學習的成功。此外,還要把競爭融入課堂,激發學困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學困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完成學習任務。
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任重道遠,教師既要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方法和策略,又要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學生指導,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胸懷愛心,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揚起理想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