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
【摘要】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能讓教師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動態,更有利于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的組織。本文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積極意義”“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措施”兩個方面對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構建 適當 和諧 師生關系
我經常感慨,慶幸自己能走上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更很高興能夠來到西藏這片神奇的熱土,投身于祖國邊疆的教育事業。時光如流水,不舍晝夜,不經意間,我已在教學一線工作了十多年。長期以來,我一直倡導教師構建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因為在我看來,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教師時刻把握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動態,更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改正缺點,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一心一意投入到學習當中。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就教師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積極意義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對于教師而言,既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經驗和提高自己的過程。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在思想上還沒跟上角色轉換的步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能用一名教師的身份來看待和處理生活、工作上的事情,沒能及時完成由學生身份到老師身份的轉變。在處理與學生的關系時,既沒有方法,也沒有經驗,因此在工作上顯得非常被動。就關系而言,在學生階段,我大多時候只需要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就可以了,而作為老師,在處理好與同事、領導之間關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韓愈曾在《師說》中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傳道授業”已經遠遠不是為師者的全部工作,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接收和理解知識,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還需要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建立一種科學、和諧的關系。今天的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還是生活上的益友,更是學生發展路上的指明燈。
可見,構建和諧、科學、恰當的師生關系意義是非常大的。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措施
1.調查研究,加強溝通。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溝通猶如一條紐帶,一頭連著老師,一頭牽著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上,紐帶兩頭的關系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也會有著不同的看法。只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現實情況,為我們的班級管理與教學組織提供第一手材料。我曾經就師生溝通的重要性做過調查,從結果來看,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覺得互相之間的交流和了解都必不可少。
如果從師生關系來看,教師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只教不育,與學生關系疏遠的;二是太過于親近學生,喪失威嚴的;三是只注重師道尊嚴,令人生畏的;四是嚴慈相近,以身作則的。第一類老師缺少的正是與同學的交流溝通,他們只負責講完他準備的課程,其余一切事情與他無關,這樣的老師或許講課講得很好,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卻是大打折扣的。第二類老師缺少的是課堂上的嚴肅性,下課了師生之間可以是朋友,但上課的時候該嚴肅的還是得嚴肅,不能讓學生覺得與老師之間沒有什么差別,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喪失應有的威信。第三類老師卻又過于嚴肅,就像調查結果中學生看法顯示的,對于犯錯誤的學生得讓學生知道他到底錯在哪了。
2.上好每一堂課并做好課后輔導。作為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認同和尊重,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最根本的一條,還是要把課上好,讓學生在自己的課堂確實學到知識。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課,需要我們做好很多的準備工作: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做好時間安排,選好例題,準備好課后作業等。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上課的方式方法,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授課,并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一定的提問藝術等等。同時,還應該做好課后工作。并不是下課就完成了一節課,課后的工作也很重要,比如批改作業,應仔細批閱,并留下相應的評語,最好是以鼓勵學生為主的。其次是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這樣既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也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3.以身作則,以德服人。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有人告訴我,在給學生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千萬不能笑,否則接下來會管不住學生。然而隨著我工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我發現并不是這樣,學生們表現好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個微笑,以示鼓勵,在他們犯錯的時候,則要嚴肅的批評,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錯了,就算給他們一點適當的懲罰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始終反對教師體罰學生,還應該找好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機會好好的跟學生說明道理。讓學生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給學生留面子,尊重學生,同樣教師也會得到學生們的尊重。當然,以德服人不光是給學生們講道理,老師應該做到以身作則,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首先老師要先做到,要求學生上課不玩手機,老師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好表率。
總之,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廣大教師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改進,逐漸的完善和提高自己。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復雜又漫長的過程。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西藏作為一個藏族人口居多的地方,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內地學生差別很大,他們熱情淳樸,活潑好動,引用一位老師的話:他們像草原上的野馬,正在狂熱的奔跑著,作為老師應該駕馭好這匹野馬,把握他們奔跑的方向,指引他們前進的路線。
參考文獻:
[1]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