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鎮政府是最基層的地方政府,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基本單位。鄉鎮機關干部是農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新時期,黨和政府對鄉鎮機關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任務,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對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當前鄉鎮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勢下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與措施,以期鄉鎮干部能切實擔負起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關鍵詞:鄉鎮政府;機關干部;建設與管理;機制創新
鄉鎮政府是最基層的地方政府,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基本單位。鄉鎮機關干部是農村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新的歷史時期,新形勢對鄉鎮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提高他們創新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幫助貧困農民發家致富,使他們切實擔負起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新時期鄉鎮機關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1)干部結構不夠合理。鄉鎮機關干部隊伍年齡老化現象突出,老、中、青干部比例嚴重失調,中老年干部占比較大,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占比小,大部分鄉鎮干部缺乏創新意識,工作循規蹈矩、畏首畏尾,工作積極性不高,精力投入少,干部隊伍缺乏活力。
(2)理論學習不深入。大部分鄉鎮干部重視工作實踐輕視理論學習,特別是不重視政治理論和業務理論的學習,這就導致大部分鄉鎮干部工作靠老經驗、老辦法,不能用黨的基本理論,指導工作實踐,思想觀念與時代發展不合拍。也有少數干部雖然學習理論,但淺嘗輒止,不求甚解。
(3)工作作風不夠端正。大部分鄉鎮干部工作只管執行政策,辦事不動腦筋,缺乏開拓精神,不求上進求安穩,就事論事,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實際效果。大部分鄉鎮干部思想懶惰,工作機關化,習慣于發號施令,不愿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4)上升空間不夠開闊。現行干部管理體制限制了一般干部的職級上升空間,鄉鎮機關科級崗位本來就少,加之,很多縣以上干部下派到鄉鎮擔任鄉鎮領導,一般干部想進入領導班子就難上加難。這就導致一般干部,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工作無精打采,做天和尚撞天鐘。
二、新時期鄉鎮機關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選人用人渠道單一。當前鄉鎮領導干部的選拔和任用,主要停留在上級下派或平級交流,很少在一般干部中選拔任用,這一制度大大挫傷了一般干部的積極性。導致現在很多年輕的干部一心復習考試,爭取考入上一級機關,獲得發展空間。
(2)干部使用制度僵化。當前干部使用基本上還是終身制,領導干部只進不出,只上不下,導致一些鄉鎮領導干部庸懶散,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特別是有一些鄉鎮領導尸位素餐。庸者不下,智者難上,導致干部的流動不暢,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輕干部無法得到施展才華的舞臺。
(3)考核考察形式嚴重。當前對干部的考核重實輕虛,對實際工作量化有余,對務虛工作約束不足,獎懲措施偏獎輕懲。對擬提拔交流干部的考察流于形式,雖然有民主測評、民主推薦、干部公示等程序,但范圍基本圈定,對象屬于內定,不能真正把德才兼備的干部提拔上來。
(4)干部學習管理乏力。當前鄉鎮干部的學習主要有集中學習、個人自學、上級調學、部門培訓和干部在線學習等形式,形式雖然多樣,但收效甚微。特別是干部在線學習,很多鄉鎮干部都是為了學分,分滿學止,卻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集中學習都是以會帶學、以會代訓,根本就談不上效果。
三、新時期加強鄉鎮機關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干部隊伍管理機制。建立完善在鄉鎮機關干部中的“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競爭上崗”等制度,真正把那些優秀的一般干部提拔到鄉鎮領導崗位上,使鄉鎮機關干部在思想上有一種緊迫感、危機感、超跨感。建立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堅持平時與定期、定性與定量、領導與群眾、內部與外部相結合,考核結果與干部的獎金福利及職級晉升相掛鉤,積極探索建立“剛性”的優勝劣汰機制,保證領導干部“能下能出”,真正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以此來激發干部的工作激情。同時建立完善定期監督與不定期監督、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與輿論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營造一個干部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2)建立完善干部隊伍管理組織體系。加強鄉鎮機關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使鄉鎮機關干部在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完全過硬,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不斷增強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要高度重視干部隊伍的結構性建設,首先是年齡結構的合理分布,既要有年富力強、有開拓精神、具備潛能的中青年骨干,也要有經驗豐富的年齡較大的干部,從而形成老中青的梯形結構。其次是知識結構的合理優化,以黨的基本理論為主線,以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礎,以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為主體,形成復合型、外向型的知識結構。再次是氣質類型結構的合理搭配,不同能力特點和不同類型氣質的科學搭配,做到優勢互補,協調組合,相得益彰,保證干部隊伍的穩定、連續和活力。
(3)強化鄉鎮干部的能力素質建設。教育廣大鄉鎮干部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要學會勤于學習,善于學習,自覺養成勤于學、敏于思、善于用的習慣,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廣大鄉鎮干部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理論、學習政策、學習實踐,堅持學用統一、知行統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駕馭市場經濟能力。教育廣大鄉鎮干部要樹立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人民群眾要有真情,對事業要用真心,對工作要付出真勁。要增強群眾觀念,處處為群眾著想,認真為群眾辦事,謀群眾之所求,急群眾之所慮,解群眾之所難,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四、結論
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要因時制宜、與時俱進、長抓不懈。既要狠抓學習,不斷提高鄉鎮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質,又要狠抓制度建設,不斷拓展鄉鎮干部的發展空間,激發工作熱情,更要狠抓對鄉鎮干部的監督管理,不斷糾偏鄉鎮干部的行為,促進鄉鎮干部的健康成長。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把鄉鎮干部培養成學習型干部、思考型干部、創新型干部、民主型干部。
參考文獻:
[1]侯鈁.論新時期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2).
[2]崔慶安.鄉鎮機構改革后有關問題研究[J].機構與行政,2013(01).
作者簡介:
張旭,安徽省含山縣仙蹤鎮人民政府計生辦主任、機關黨總支第三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