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鵬程 鄒運真張凌云
(1.武昌理工學院;2.作者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 武漢)
民辦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料利用情況調查研究
——以武昌理工學院為例
□馬鵬程1鄒運真2張凌云1
(1.武昌理工學院;2.作者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 武漢)
民辦高校圖書資源是學校建設的重點,圖書資源利用率是核心問題。本研究以武昌理工學院為例,發現圖書館圖書資源利用率低下,其主要原因為:閱讀氛圍不濃、硬件設施不全、宣傳力度不足、雙向溝通不暢。提出了增強閱讀氛圍、完善硬件設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雙向溝通的針對性建議,以期為民辦高校圖書館建設提供支持性的借鑒。
民辦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源利用率
受武昌理工學院圖書館委托,對圖書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調研。為了解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現狀,對全校9個二級學院進行抽樣調查,具體調查過程分為:問卷設計、調查范圍和調查過程。
1.1 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前,經討論確定調查目標:圖書館圖書資源利用率[2]。采用自填問卷,包含9道結構式題項、5道半結構式題項、1道開放式題項。
1.2 調查被試
調查研究分為預調查和正式調查,共發放1 390份問卷。預調查中,被試為135名在校大學生;正式調查中,被試為1 265名在校大學生。
對該校9個二級學院發放問卷,其中4個二級學院采取隨機抽樣,5個二級學院采取分層抽樣。抽樣涵蓋了文科、理科、藝術類、體育類專業學生。
1.3 調查過程
1.3.1 預調查。預調查,制定一份預調查問卷。經分析和整理發現,存在兩個問題:兩道主觀題引起部分同學“厭填”情緒,主要表現為不填、亂填;客觀題部分,存在幾個與主題相關性低的題項。故做出以下調整:刪減并修改主觀題,形成一道主觀題;刪去關聯性低的客觀題。
1.3.2 正式調查。正式調查,共發放1 265份問卷,有效回收1 125份,有效回收率88.93%。其中4個學院采取隨機取樣,以班級為單位采用問卷星進行調查;5個學院進行分層抽樣,通過學籍系統挑選學籍號后兩位為22的同學,輔導員聯系被試,現場填寫紙質問卷后,直接回收。
1.3.3 數據分析。數據整理采用問卷星軟件和EXCEL軟件。線上采用問卷星分析數據,線下采用EXCEL分析紙質問卷數據,再整合線上和線下數據。數據分析發現,線下問卷主觀題的填寫情況比線上問卷更具有真實性。線上問卷合格率為89%,線下合格率為100%。
1.3.4 調查評估。在問卷設計、問卷發放和調查過程,我們嚴格把控,從源頭上保證問卷的的針對性,調查的真實、準確性。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和整理,發現我校圖書館圖書資源利用率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 閱讀氛圍不濃
學校閱讀氛圍不濃,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學生去圖書館的頻率低,周期長。22.58%的學生幾乎每天去圖書館、19.35%為一周左右、19.35%為半個月左右、9.68%為一個月左右、29.03%為幾乎不去。幾乎不去的比率遠高于其他頻率,說明我校閱讀氛圍不濃厚。
第二,學生借閱圖書的數量少。35.48%的學生無借書量、41.94%的學生借1~3本、9.68%的學生借3~6本、6.45%的學生借6~9本、6.45%的學生借10本以上。借書3本以上的學生總和為22.58%,說明我校學生借閱圖書數量少。
第三,學生借閱圖書的應試性強。87.1%的學生為完成作業和考試,12.9%的學生出于閱讀興趣,說明我校學生借閱圖書應試性強。
2.2 硬件設施不全
民辦高校資金有限,導致圖書館的硬件設施不全。首先,空間狹小。自習室座位供不應求,同時容納500人左右,占座、搶座現象頻頻發生。其次,圖書種類分布不均。例如:藝術類書籍書籍較多,播音類、廣播電視編導類書籍太少。最后,其他設施不完善。電子圖書少、紙質圖書陳舊、沒有打印機,電子和紙質圖書更新速度慢影響學生的查閱積極性。
2.3 宣傳力度不足
圖書館宣傳力度不足造成信息傳播的滯后性,影響學生去圖書館的內驅力。首先,圖書館獨創“超星移動圖書館”APP,用戶少、知名度小,占學生借閱、獲取書籍和信息渠道的8%。其次,圖書館僅采用館內貼海報、入館教育進行宣傳。同學們對圖書館展開的諸多活動一無所知,對館內建設較為陌生。
2.4 雙向溝通不暢
雙向溝通是圖書館建設與資源利用率的核心。圖書館工作人員側重圖書資源引進、資源購買、設備維護、衛生清理等建設,忽略讀者需求,導致與讀者們交流機會少。學生去圖書館的主要動機是應對考試,學生對圖書館的述求低。雙向溝通不暢,導致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未必是學生關注和需要的;讀者需要的服務,圖書館未必能及時提供。
3.1 增強閱讀氛圍
組織多種閱讀活動,營造閱讀氛圍。以活動帶動行動,用行動推動活動的方式增強閱讀氛圍。可通過每月舉辦“曬書日”,組織學生按各專業,將本專業、學科相關圖書“曬書”半小時。讓同學們親近和閱讀圖書,增加圖書親切感和興趣度。
3.2 完善硬件設施
豐富書籍種類和數量,完善硬件設施。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專業科目,從學科基礎學習、專業研究、課外興趣三個方面著手豐富圖書。采購圖書前,圖書館可向各個學院收集購書意愿,采購讀者所需圖書、熱門書籍與學術前沿期刊。通過互動參與,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認同感和親切感。
3.3 加大宣傳力度
關注并滿足讀者們的興趣可有效加大宣傳力度。當下讀者注重個人的興趣與個性化的選擇,傾向興趣書籍的查閱。學校可在新生入校時,推薦學生注冊“超星移動圖書館”APP。在APP中設置讀者的專業和興趣選項,自動形成讀者圖書數據庫[3]。每月為讀者推薦符合興趣和專業的圖書,自動形成對應的閱讀書目,做成“閱讀打卡”。此外,在APP上及時發布圖書館活動信息,提供活動參與的機會、互動環節以及活動獎勵,刺激讀者的閱讀積極性。
3.4 提高雙向溝通
多渠道方式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和讀者雙向溝通。圖書館和讀者互動溝通可采用多渠道方式,利用社交工具、網絡平臺和專業軟件與讀者互動[4]。社交工具方面,建立圖書閱讀QQ群、開辟微信公眾號,為讀者提供圖書館最新信息。網絡平臺方面,建立圖書館貼吧,給讀者提供述求需要的機會和途徑。專業軟件方面,開辟“超星移動圖書館”APP服務平臺,提供讀者互動和反饋信息的機會。
圖書資源是一個巨大寶庫,高效充分的利用才能讓它成為老師的助手、學生的翅膀,而它的充分利用也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努力。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我們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要實現這個結果,就需要我們通過合理的使用圖書館資源,不斷的總結思考,全面的提升素質與才能。我們圖書館的建設,也應在大數據、“互聯網+”的潮流中不斷發展。
[1]劉淑瑞,夏慧,張紅琳.地方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創新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01):141-144.
[2]張重續.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料信息管理策略探析[J].西部皮革,2016,(12):234.
[3]于新國.民辦高校圖書館數字化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16,(02):7-11.
[4]朱磊.移動網絡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方向——從用戶知識管理角度研究[J].科技風,2017,(01):185.
1004-7026(2017)12-0122-02
G258.6;G258.89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