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
現代舞教育模式及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吳紅
現代舞是一種與古典芭蕾舞相對應的舞蹈流派,其相對于古典芭蕾等其他舞種來說更具時代性與流行性。 近些年來,現代舞逐漸凸顯其特點,成為舞蹈派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對現代舞進行了介紹,并闡述了其主要特征,指出了傳統現代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建議,以期通過高?,F代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現代舞教學質量的提高。
現代舞 時代性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現代舞是一種全新的舞蹈流派,其興起的時間為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此時正值現代主義思潮時期,因此它往往表現的是現代主義思潮的思想包括自然與人的矛盾、社會與人的矛盾等,更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再加上現代舞反對古典芭蕾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因此更具有創造性、時代性、流行性的特征。
現代舞的主要構成要素為時間、空間與力度,構成基礎為自然節奏。在現代舞的三種元素中,時間元素的表達通過舞蹈的節奏、速度與長度,空間的表達通過水平面、三維交叉面、垂直面這三個空間平面進行,力度則主要通過身體的動作以及停頓來展現。舞蹈編導的主要作用是舞蹈的編排、舞蹈的訓練與表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力度的把握、氣息的控制,以及舞蹈自由性的培養都是編導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內容?,F代舞的力度通過兩個物體之間或緊張、或松弛、或收縮、或放松,并根據節奏內收或外放等展現出來。氣息跟力度之間則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兩者的融合表現舞蹈的姿態與本性。如今很多的現代舞編導已經不看重舞蹈表現的主題,這對舞蹈的動作產生一定的限制,因此更需要科學利用力度,在編導的控制下形成一整套的動作或舞劇,從而展現舞蹈思想,這也是現代舞最科學的思維方法。
現代舞以其獨特的姿態在大學校園中穿行,并通過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傳達著生命的信息。但不容否認,在現代舞教學中存在很多弊端,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高校對現代舞的認識不足,因此很多的高校將現代舞課程安置在專業限制選課的舞蹈編導中,現代舞教學從大三開始,課程安排不科學,缺乏獨立性;現代舞不僅是一種舞種,更是一種文化,但是在如今的高校中,高校教師缺乏對現代舞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沒有編舞知識,機械教學,這樣編排出來的現代舞缺乏生動性;現代舞教學還沒有形成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有的高校只是將現代舞當作是一門興趣學科,缺乏表演方向的培養目標。
1.解放天性,轉變教學理念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因此應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擁有自身的個性、原創性、強烈的好奇心等身心特征,因此開展現代舞教學有助于大學生開放心智、健全體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這符合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從現代舞的訓練體制來說,現代舞的訓練很看重學生自我內涵的培養,需要學生身心全方位的配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全方位把握,引導學生突破現代舞傳統的表現方法,教授他們轉變傳統的中間、開始、結束的時間順序以及舞臺空間的概念,進而形成一種有自身特點的現代舞蹈編排,這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想象力,而且也能促進他們的創新。除此之外,現代舞的審美觀念也要突破傳統,追求獨創、多變,這要求大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解放天性,改變傳統的審美觀念,樹立寬容理性的理念,促進其個性化的養成?,F代舞的動作不拘一格,它的創作靈感都來源于大自然,表現了現代舞的編導對現代大自然的追求,對人的關注,它以豐富的人文精神、哲學內涵帶給大學生一種時代的精神,進而將其塑造成創新型、文化型的人才。
2.融入傳統文化,具有中國特色
目前我國高校對現代舞教學重視程度不足,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各大高校應改變傳統的現代舞教學理念,不能將如今的現代舞舞蹈文化范式單純地看成是中國舞蹈為了追隨西方舞蹈的步伐而對西方舞蹈文化的適應與吸收,這樣會將中國現代舞陷入一種被動的境地,并且造成中國現代舞對西方舞蹈過度依賴的現象。中國現代舞的發展應該從我國的傳統文化出發,對現代舞的文化內涵與價值進行判斷,對其思維方式以及情感色彩進行探究,在認真鑒別的基礎之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舞文化。
3.提升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
現代舞的特征為創造性與流行性,這就決定了現代舞的教師必須向知識型與智能型發展。高校中的現代舞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現代舞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化的多元化觀點,利用生活中人們的情感體驗,與國際化舞蹈知識的結合,以促進現代舞的創作。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還應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現代舞需要通過人的肢體與情感來表現舞蹈主題,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現代舞技法的了解,提升現代舞的專業素質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強化現代舞的基本功訓練;另一方面,現代舞不僅僅是一種舞種,更是一門藝術、一種文化,現代舞教師應加強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能提升其文化素養,加強哲學、美學、心理學等人文學科的學習。教師提升其綜合素質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如參加學校的講座、培訓班、知識進修、加強跨專業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等。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才能憑借其復合型的知識結構,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4.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
內容傳授主要包括:現代舞的教學理論部分,應掌握現代舞運動的概述,其中包括現代舞的起源、現代舞的特點以及作用價值、現代舞的術語等內容。
現代舞的實踐部分主要包括:掌握基本的現代舞步伐,踏步、側并步、開合跳等;掌握基本的身體動作,包括肩部動作、胸部動作、腰部動作等;基本了解一些難度動作、套路動作,并且能夠熟練表演。
在高校舞蹈專業課堂上,應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不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高校還可設置選修課程,向想學習現代舞的學生傳授現代舞的基本知識,擴大現代舞的影響范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5.尋找現代舞新型教學方法
高校中舞蹈教育專業的學生不能只是重視其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加強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高校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應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培養復合型人才。其次,教師在舞蹈專業學生教學中,應融入心理學、美學、民族學、文學等知識,避免學生缺乏文化背景。最后,在專業教學過程中還應與其他人文學科相融合,在培養其舞蹈技能基礎之上,著重培養其藝術欣賞能力、藝術評價能力與對事物的洞察能力。
現代舞教學方法可采用創新型的情景化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來源于中世紀學徒制和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中世紀學徒制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就是根據實際情況傳授技藝的過程。中世紀學徒制師傅傳授某種技能給學生,都會帶領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并且要求其在能力合格考試通過之后方可入職。
現代舞情景式教學可通過鑒賞類課程引發學生的興趣,并以技術實踐課作為支撐,讓學生加入現代舞大軍?,F代舞教師課程講授時,應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選擇真正符合學生心理期待的作品,通過現代舞的產生、發展、主要特征等引導式講解。在傳播舞蹈文化的同時,也讓學生對現代舞有正確的認識,并且激發他們的舞蹈表演欲望,增強其表演信心,在作品中找到相似的生活經歷,開拓現代舞作品創作思路。辨證式討論,采用對話式、啟發式等方法,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總結現代舞的創作和表演方法,并將此方法作為舞蹈實踐課創作的基本教學內容,為現代舞作品成型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現代舞技術實踐課程中,通過情景化教學方法能夠引起學生對自身身體條件的關注,保持他們學習現代舞蹈的熱情。在確定學生現代舞的學習興趣點之后,教師應引進先進的教學技術促進學生完成現代舞實踐課程的學習。
現代舞的教學不同于傳統舞種的教學,現代舞的教學沒有很強的專業性與規范性,主要以教學目的為出發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思想、認識、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整個現代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的舞蹈思想相結合,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推動高?,F代舞教學從技能型向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推動現代舞教育的進步。
[1]溫笑杰:《淺談高師舞蹈基本功教學》,《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第105-106頁。
[2]于平:《舞蹈評論教程》,中國戲曲出版社,1994。
[3]隆蔭培等:《舞蹈知識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