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符、節奏和旋律是音樂的基礎元素,特別是節奏支撐了音樂的骨架,傳達了音樂的靈魂思想。節奏能否運用得當,決定了音樂創作的質量;音樂演奏時,能不能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影響到音樂形象的塑造。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音樂節奏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幫助學生學好音樂這門課程。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 節奏訓練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63-02
一、引言
音樂是中職教育中的的重要課程,通過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逐漸具備較好的審美觀念,獲得審美的基本能力,對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意義。節奏是音樂的脈絡,同時也是音樂表達情感的關鍵。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通過節奏訓練能夠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節奏訓練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意義與作用
音樂的節奏影響著音樂的內涵與旋律,快慢強弱不同的節奏可以反映不同的音樂感情。節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音樂質量的好壞,對節奏的把握是創造音樂的基礎。中職學校的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對音樂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對音樂節奏的整體把握還有待提高。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教學中灌輸填鴨式的音樂教學,改變教師中心地位的課堂現狀,減少學生機械記憶音樂知識。傳統音樂教學多采用灌輸式教學。為了更好的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將節奏訓練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把握音樂的精髓,提高了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信心。
通過節奏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肢體協調性,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協調發育,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是用聲音為工具,利用節奏變化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活動,能夠使人感受到生命的靈動。音樂作品表達出或愉快、或悲傷、或振奮、或激昂的情感,這種情感能夠引起聽眾產生情感共鳴,使人得到一種心理的慰藉。通過節奏訓練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有助于提高其對音樂的熱情,不斷挖掘其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教育在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的開展有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中職音樂教學節奏訓練的應用研究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了解音樂節奏
中職學校中有部分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理解不夠,音樂認知結構存在缺陷,尚沒有形成自身的音樂體系。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缺少專業音樂教師的引導,而且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比較重視歌曲的視唱,在音樂節奏、節拍、識譜、聲調等方面重視程度不夠。為了讓學生重新重視音樂節奏,中職音樂教師應該加強對音樂節奏的引導教學,讓學生從節奏感的角度理解所學所賞音樂。部分學生可能感覺音樂節奏太過抽象難懂,那么中職音樂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而豐富學生的節奏感形成音樂知識體系呢?所有藝術的最初來源都是現實生活,對學生音樂節奏的引導可以從學生的生活中進行,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體驗生活中的節奏感,為音樂學習奠定基礎。
音樂老師在進行節奏訓練之前,可以讓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節奏,并進行簡單模仿。例如,可以結合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像“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種涉及音樂節奏的古詩,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繹踏歌節奏。啟發學生所演繹的踏歌與生活的中的哪些節奏有共鳴之處,或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常見的音樂節奏。學生可能會想到廣場大媽跳舞時用到的鼓點,舞蹈課上用到的拍子等等。然后,教師在學生提出常見的節奏后,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節奏,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不同音樂節奏都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這些音樂節奏給人的感覺是否一致,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進行適度講解。廣場舞大媽只有配合鼓點的節奏,才能跳出整齊優美的舞步,包括現代交際舞,合作的搭檔只有節奏和諧,才能相互配合,否則只會相互干擾。廣場上的音樂節奏張揚有力,充滿動感,能夠讓人精神振奮斗志昂揚;而咖啡廳里的音樂節奏則較為舒緩輕松,可以使人放松心情。教師在引導學生形容相關音樂節奏的時候,可以先用快慢等詞進行統一描述。
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傳授音樂節奏知識,可以讓將抽象的知識與生活中的事物融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2.結合音樂的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音樂節奏
在學生的快慢及感覺變化后,可以進而讓學生思考什么樣的節奏變化才會給人快慢的感覺。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完整的音樂理論知識,讓學生理解音樂節奏的原理,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聆聽音樂節奏,感受音樂傳達的情感。
中職學校在音樂課程的設置上,音樂鑒賞課和聲樂課比較多,而對樂理知識與節奏訓練有關的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可以創新音樂教學,將樂理知識融合到鮮活的例子中。例如,“三連音”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用鋼琴彈奏學生們比較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鼓勵學生根據聽到的音樂自己寫出相關樂譜。學生在自己寫出樂譜后,便發現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即在一個音樂小節中,出現了同時連用三個相同音符的情況,這就是三連音,結合具體例子理解了三連音的使用,繼而可以更容易的掌握五連音等多連音的知識,學到樂理知識的同時進行了鞏固和預習。教師不僅需要引導了解連音的運用,還需清楚連音在音樂傳遞中起到了的作用,對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使用了以下例子,讓學生欣賞《光輝歲月》中的連音效果,和《義勇軍進行曲》進行比較,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這兩首音樂都表達了一種非常激烈的感情,極易產生人們的共鳴。
教師把音樂理論知識穿插在音樂實例中,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理解更深刻,學會了從音樂理論的角度去欣賞音樂節奏。教師以這種角度做節奏訓練,將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3.結合經典的音樂案例讓學生了解音樂節奏
經典的音樂案例欣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系統的理解音樂節奏。結合經典案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節奏的同時,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音樂系統理論知識。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節奏中的音樂拍子時,就可以結合音樂舞曲《兔子舞》的經典案例。先讓學生自己分析這首舞曲的節奏特點,并自己會指出這是一首快四的音樂。然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為什么是快四的音樂。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明白兔子舞曲是每進行四個拍子一變奏,拍子的變化速度快,特別的快節奏、多變奏音樂使整首舞曲洋溢著興奮的感情色彩。通過經典案例明白了什么是快四節奏,那么慢四節奏呢,教師可結合著名的廣場舞曲《紅塵》進行教學,政首舞曲音樂節奏舒緩,每四拍一變,展現了舒緩輕松的感情。
四、結語
音樂作為中職學校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創造思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如此,學生學好音樂課程有調動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意義。而節奏又是音樂創作的框架,節奏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了解音樂,從而培養音樂鑒賞能力。本文針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教學建議,探討了節奏訓練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以便提高中職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應用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玲.音樂節奏教學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2011,07(9).
[2]袁芳,王卓.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J].音樂時空,2015,23(23):149-150.
[3]許鳳鷹.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研究[J].學科教學,2011
[4]陳天慧.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15,21(9):122-122.
課題項目:對幼兒開設形體課教學價值的研究(ZJC2013072)
作者簡介:馮仁君(1990-),女,漢族,湖南永州人,大學本科,助理音樂教師,研究方向:中職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