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明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師職業崗位上,教師的素質是作為一個合格幼兒教師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它包括教師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教學技能、創新能力等方面。體育教學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體育教學 學前教育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74-01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學前教育學生之所以要進行素質培養,是為了把他們培養成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因為,他們將來肩負著培養未來國家建設者的重任。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體育教育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素質教育是緊密結合體育實踐和與同伴交往中進行的,因此,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學前教育體育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全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提高體育文化素養;培養從事幼兒體育工作的職業能力;培養優良思想品德,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也符合了國家教學改革在體育學科素質教育方面的要求,其任務就是為了使幼師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發展。因此,體育教學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助于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
幼兒師范體育教學大綱在教學目的中,貫徹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了適應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就必須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專業工作能力、活動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也是幼兒師范教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這一切都必須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大學體育教學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和有針對性、專業性的指導下,進行的科學、系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能達到全面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學生將來順利適應幼教工作崗位準備了適宜的身體條件;身體素質的提高,對增強體質和保持健康,以及掌握運動技術和提高運動成績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幼兒師范體育教學目標和成為合格幼兒教師的重要基礎。
二、有助于突出職業素質特點,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師范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作為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同事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大學體育通過職業訓練,使其掌握幼兒園體育所必須的基本動作、基本體操、游戲和基本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進行體育競賽、游戲活動以及考試、體質測試、運動會等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增強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讓他們在運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沮喪,進步的欣慰和失誤的悔恨,這對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使學生能以更健康、更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三、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
體育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是通過體育教學的實踐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較好地發揮學生在品德養成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有利于學生的認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生通過參加集體項目的練習,可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團隊精神、熱愛集體的良好風尚;通過參加運動會、體育競賽,可培養學生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品格。體育教學主要通過做身體練習來實現其教學任務,學生必須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甚至在一些教學中需要出現高強度、運動量大的練習,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必須具備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體育教學中品德教育豐富的內容及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論結合實踐,自覺將集體主義、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等教育貫徹到教學中去,培養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四、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性,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前教育學生在身體鍛煉的實踐教材中,列出了田徑、體操、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體操、游戲、身體素質練習等內容,這些內容的教學,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由于不同體育項目對參與者的個性特征要求不同,也為不同性格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是大學教育的宗旨,但學生是有個體性的,由于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等,而這些方面存在一個個的體差異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領悟能力、心理素質等差異,給予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教學方法。如對體質、技能差的,要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不能叫出來以錯誤的示范動作進行“表演”;要主動熱情接近他們,指導要有耐心,必要時可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也嘗到自己進步的喜悅,提高其自信只有這樣,才能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運用的是否得當,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求知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及鍛煉身體的效果,還影響到學生素質的培養效果。因此,體育教學中必須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德、智、體、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體育教學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合格幼兒教師的重要手段,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體育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理論結合實踐,根據學前教育教學的任務、內容、學生特點等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有創新的運用素質培養的規律和原則,在全面鍛煉身體,提高幼師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文化素養,培養從事幼兒體育工作的職業能力的同時,從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努力為幼師生優良的素質的培養,創造出更廣闊的空間,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幼師生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并初步具有擔任幼兒體育工作的能力,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王占春,耿培新.體育(幼兒師范學校教科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易 勤,趙俊浩.大學體育教程新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麥少美,孫樹珍.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