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關里中心小學 王婷婷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
江蘇連云港關里中心小學 王婷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關于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成為當前農村小學教學活動中關注程度較高的問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農村教育機構的開展時間不長,教學方式的運用還不夠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促進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就主要針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小學英語;農村教育;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近年來在英語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教學方式,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和學者逐漸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當前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相對較為普遍,但是由于農村地區條件有限,英語教學的質量相對落后,所以需要客觀面對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之處,并且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才能促進英語學習有效性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源于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獲得廣泛運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系統的知識理論以及完整的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成員之間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最終實現學習目標。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內的成員學習基礎和能力相當,再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對小組以及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形成科學的評價結果,以此為依據作為后續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依據。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成熟,對于農村地區來說,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與教育資源的配置,科學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才能有效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從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在課堂中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但是涉及的學習內容和討論問題缺乏層次性和探索性,有的學生不需要思考和討論就可以回答;有的小組討論缺乏條理性,學生顯得手忙腳亂;有的學生則不知道如何進行交流與合作,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說明在課前沒有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做好有效的準備工作,所以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
有的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調換座位、改變小組成員搭配等方面,但是卻缺少科學的根據以及理論支撐,所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往往無法真正實現學生合作意識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的學生在小組中滔滔不絕,有的學生則很沉默,始終處于旁聽狀態,教師往往將關注的精力集中在小組分組的形式方面,卻忽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意義,加之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十分有限,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英語新課程中關于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提出了“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的教育理念,倡導建立參與與合作式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雙方、學生之間的合作方式,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深刻的認知,并且尊重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自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運用。同時,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培養目標,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以及實現過程進行科學的設計,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觀察和記錄,輔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的同時,養成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的理念,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組的劃分對于學習有效性也有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采用的分組形式主要有:一是按照自然座位劃分,同桌的兩人就是一個學習小組,這種劃分方式可以用于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操練活動,比如呈現“How are you?”“Fine,thank you.”問答后,教師可以引導同桌之間進行操練,再延伸到周圍同學,使每個人都有實踐操作的機會;二是差異組合方式,這種分組方式下的成員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性,一般是由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組成一組,可以分配任務,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這也是當前常用的分組方式;三是自由分組,這種分組方式給學生足夠的自由選擇空間,大多是一些興趣相投、能力相當的學生組成一組,這種分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環境下,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選擇不同的分組方式。
為了有效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需要做好必要的優化策略,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是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受到氣氛的感染,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造學習情境為學生渲染一種集體合作的氣氛,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會發自內心地產生合作的意愿。英語對話的交流僅僅依靠自己是無法完成的,而要學會與其他成員合作,比如,三年級學生剛剛學習了“How old are you? I’m...” “Who is she/he? She/He is ...”等句型,如果可以在小組內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就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無形中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升。其次是引導學生學會合作的方法。在英語學習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合作學習的過程必然需要了解合作的方法,完成實質性的互動學習,才能實現學習目標。教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入到學生群體中,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技能,如思考、討論等,使他們可以在小組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最后,要為學生創造交流合作的空間。在新的英語教材中包含很多活動環節和學習情境,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等途徑獲取更多學習素材,結合農村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創設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小組內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擔當著重要的職責,同時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有效途徑,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重全體學生的參與,承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存在,在這個基礎上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使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能發揮作用,形成充滿情趣而且熱烈的學習氛圍,才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重要的學習方式,對于增強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團結合作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習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揮不同學習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并且利用科學的評價標準獲得相應的學習效果,有利于促進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
陳平. 2012.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10).
郭淑紅. 2015.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06).
金明. 2010.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及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1).
肖文芳,粟帆,廖愛秀,陳益,2015. 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 海外英語(13).
張菊玲. 2013.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 現代閱讀(教育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