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龍泉育才學校 潘麗娟
開放性思維下的初中英語教學
浙江省麗水龍泉育才學校 潘麗娟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本文所說的開放性思維“open”理念是指“opportunity”“pa ssion”“encourage”和“nail”,本文主要闡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貫穿開放性思維即“open”理念。
opportunity;passion;encourage;nail
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每個教師應改變傳統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既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不能忽視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人,鑒于此,在新課堂改革的大背景下,應盡可能采用探求、交流、合作的互動方式。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創造機會供學生練習。
1.1 轉變課堂模式,提供機會,變被動為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對學生作適當引導,如展示圖片、播放錄音,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問及趣味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教師步入新課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習任務,他們根據教學任務自主學習中去發現不足、去研究問題、去探尋知識。
學生自主學習后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自己就自學過程中的疑點,用英語進行討論、爭論,使其獲得思想碰撞,最后由小組組長總結,這樣不僅可以使小組成員相互交流、集思廣益,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課堂達到有效學習英語的目的。
1.2 利用學科特點,提供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滲透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有一個單元是學習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漢堡、爆米花等,我就在那周末給大家布置了一項作業——給父母做一次飯并要求寫下步驟、拍下照片,父母還要評論味道如何。那次的事情受到父母廣泛好評,很多父母表示孩子在家里很少做家務,更不用說做飯,這一次做了很不一樣的東西,覺得特別好吃特別幸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學生也覺得很有樂趣,有些細心的學生不僅拍下照片還把自己做漢堡的整個過程用視頻記錄下來。
2.1 充分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教師既動態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 從而借助教材這個載體及時地、科學地把新知識、新信息、新方法傳授給學生, 把教材的內容知識變成真實的情景去說、講、演、唱等,讓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學英語, 說英語。
2.2 善于捕捉生活場景,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實踐活動是鞏固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 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練習英語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 要想真正使學生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就應該把英語用于實際交際中, 要求學生天天用學過的日常用語進行交流, 這樣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我在教完日常用語后, 我遇見學生時主動與他們用英語打招呼, 自然他們也用所學的英語應言, 這樣他們懂得怎樣在實踐運用語言, 鍛煉了開口說英語的膽量, 同時,英語競賽,各類英語游戲等。
3.1 抓重點
先幫助那些在短時間內容易轉化過來的學生,然后再幫助其他的學生揚優點。要讓后進生的閃光點展現出來,并適時表揚,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補弱點。每一個后進生的情況各不一樣,有的是因為智力問題,多次的失敗使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有的是非智力問題,只是習慣較差,自覺性不強;還有的是因為家庭問題……針對具體情況,對癥下藥。
3.2 加強方法指導
用正確方法引導是轉化學生的關鍵所在,只有使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才能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困生從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的目的。根據中學生自尊心逐漸增強的特點,要先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隨后進行的學業輔導才會取得積極成效。老師必須幫助后進生形成理想的學習習慣,有計劃、有步驟地轉變他們的不良習慣,幫助其克服懶惰心理,促進其主動學習。例如,懶動腦,喜歡抄作業,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處理辦法就是,先讓他們抄,但是抄完后,必須對所抄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這樣既可以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又能在一定的程序上改變他們的惰性。
3.3 爭取家長的配合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后進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一般來說,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老師可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和他們聯系,課后家長簽字,這對后進生成績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后進生現象是長期形成的,轉化工作也很難立竿見影,這就要求老師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用科學的方法將引導、轉化、幫助等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提升其綜合素質,最終將其轉化成為優生。
英語是語言學習的過程。宏觀上,語言是心智的一部分。對于中國學生者來說,英語學習是重新構建語言系統的過程。從微觀角度看,語言學習是一個多維度的認知過程,涉及多種技能的發展。因此,英語學習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1 在聽和說上下功夫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先從聽說開始。教師要引導學生聽具有純真、地道發音的語言材料,去模仿其發音、語調,去領悟其會話場景,去和真正的“老外”對話!聽說時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磁帶要選對,要選難度適合自己的;時間要保證,每天至少半小時,應該說,聽那種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感覺就是一享受。 第二,聽要一句一句地聽,說也要一句一句地說。不求快,要反復聽、反復說,直到聽懂每一個詞,說好每一句話才行。引導學生平時,多聽英文歌多看英文電影等。
4.2 注重讀和寫
“讀”可分為精讀和泛讀。精讀的文本在初中英語學習可以是各類課文,或者是各類英文文摘。量不在大,質需要首先保證。小說是難度稍大的閱讀素材,學習后期可以嘗試閱讀原版小說,興趣的推動有助于增強語言的學習。精讀每次可選擇幾百字的小短文,花上點時間把不會的單詞查會,研讀里面的復雜句型,然后嘗試做Summary(總結)。總結是很好的語言學習方式,后面在談到“寫”的方面時還會繼續提到。泛讀的選擇相對就多了很多。可以是各類外文新聞網站,如BBC,New York Times;在初中學習階段,可以看看《書蟲》或者是《21世紀報》,或者是各種簡單的英語雜志都是泛讀的好材料。
寫也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書面表達的教學過程中。一是擴展的寫的教學。擴展的寫的教學是從學生已經掌握的詞、句子開始,教學生將句子逐漸擴展,逐漸培養學生形成篇章的寫的能力。二是分類的寫的教學。分類的寫的教學通常是將寫的形式分為看圖寫作、根據所給材料寫作、書信寫作、日記寫作等類別,然后按照不同類別進行寫作教學。三是由頭作文到書面作文的寫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通常先由同學們集體進行初步的重點的口頭作文,然后要求同學們根據口頭作文進行書面寫作,書面寫作通常是口頭作文的完善和補充。
官群. 2012. 心理語言學新進展— —兼論對外語教育的啟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3):57-64.
何旭霞. 2010. 淺析“發現學習”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 教師(4).
劉明陽. 2001.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M]. 北京: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朱建國,張怡(主編). 2009. 促進學生理解的50中方法.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