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灌云縣東王集中心小學 宋 平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江蘇省灌云縣東王集中心小學 宋 平
小學英語閱讀是擴展學生英語視角、豐富學生英語知識行之有效的途徑。尤其在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基礎比較牢固,對新知識的需求逐漸增大,理解和消化能力增強,因此,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顯得更為重要。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配合是迅速提高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力方法。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策略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這些訓練廣泛集中于單詞、句型、寫作方面,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則很少涉及。教師在教學上的這種“偏頗”無形中約束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維度,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能力欠缺,知識面狹窄,理解能力差。因此,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應該進行深刻整改,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學生對閱讀無感的首要原因就是興趣的缺失。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具有簡單閱讀的能力,但是,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尚有欠缺,閱讀技巧有待提升,因此對于較難的題材,閱讀起來會十分吃力,長期接觸較難的閱讀題材,會導致學生閱讀自信心受挫,最終產生厭煩情緒。因此,選材成為解決目前高年級閱讀問題的首要方法,通過合理巧妙地選取閱讀題材,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實現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三只小豬蓋房子》類型的英語閱讀讀物,這是一個著名的英國童話,講述了三只小豬在長大后,學好了本領,各自蓋了不同的房子,卻遭遇大灰狼的故事。整個文章的寫作雖然取材簡單,但是,描述過程中用詞難易程度恰當,段落明晰。比如:文中關于第一只小豬拿干草蓋房子、第二只小豬拿木頭蓋房子、第三只小豬拿磚頭蓋房子時的片段描寫:第一只小豬:The f rst little pig gets some hay.“I will build a house of hay,”he says.“It will not be hard. My house will be easy to make. Then I will go play.第二只小豬:“I will use sticks to make a house,”says the second little pig.“It will be easy. Then, I will go play with my brother.” The second little pig quickly builds his house. He goes outside to play.第三只小豬:“I will build my house of bricks. It will take a long time,”says the third little pig.整個描述用詞都比較簡單,內容故事性強,學生容易讀懂,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另一方面,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它告訴學生不能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要將眼光放長遠,否則就會有許多不好的后果,教育學生要勤勞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
教師選取適合學生的閱讀題材能夠幫助學生迅速融入閱讀內容中去,深入理解文章內涵,快速提取知識,增強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談及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技巧是一個不得不提及的話題。正如論語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選材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基本要素,而閱讀技巧是培養閱讀能力最直接的工具,缺乏好的方法,諸多努力也可成為一江春水東流去。鑒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已初步成長,教師可以在閱讀技巧上加強訓練,促使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和技巧,增強閱讀的靈活性,最大化地吸收文章中的精華。
例如,課內的英語課文難度比較適中,學生的閱讀技巧得不到更好的發揮和訓練,這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稍有難度的文章,然后專門抽出幾節課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疏通難點,普及閱讀技巧,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對于Under the Moon這本書,整本書內容比較長,生詞比較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感覺比較吃力,容易產生懈怠情緒,此時教師可以教授一些有用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增強閱讀信心。首先,是略讀法:Under the Moon這本書內容比較長,每段的文字也很多,這時,教師教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概括大意,遇到生詞不用翻詞典去查找準確的意思,而是根據整篇文章和前后語句進行推測,促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某一段的閱讀。當然,這種方法在初始階段可能比較難,但是長期堅持就會看到效果,學生在實施這種閱讀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循序漸進。其次,是跳讀法:從閱讀時間上來講,跳讀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篇重點部分的閱讀。跳讀法即將閱讀重點放在全文比較重要的部分,將重點段落的含義和生詞完全消化,對于一些沒有必要重點關注的部分,略過即可。最后是計時閱讀:長時間的閱讀,學生容易分散精力,閱讀效率下降,而計時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一般不超過15分鐘),促使學生完成一定量的閱讀內容,幫助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增強閱讀效率。Under the Moon中有許多地方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訓練和測試,進行自我提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灌輸式”閱讀教學已經不能再適應目前的新型英語教育,方法比內容更重要,在閱讀技巧上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更多的閱讀問題,增強閱讀能力。
習慣決定高度。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更加穩定的閱讀質量,促使學生注重細節,注重積累,在扎實的基礎上,逐漸增強閱讀能力,在英語閱讀學習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習慣養成,幫助他們形成新習慣、保持好習慣、摒棄壞習慣。
例如,在學習What is he like?這一課時,學生在閱讀整個文章時,只是簡單地將形如:“This is Amy. She is quiet. She’s very hard-working”“That’s Wu Yifan. He is very clever.”這樣的句子簡單進行了翻譯,明白句子含義,對生詞“hard-working、clever”進行了拼寫練習,便草草地結束了這篇課文。其實,這是不對的,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這篇課文中涉及的“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的相關描寫,就值得學生去學習,形如“This is...,That is...”這樣的句子就可以進行歸納背誦,它是介紹一個人或物的好句型,學生在歸納整理并背誦之后,在自己的寫作中也會潛移默化地使用,這就是閱讀習慣帶來的好處;另外,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多為日常用語,教師可以督促學生進行積累學習,將其應用于平常的生活中,增強對英語的使用,實現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閱讀習慣包括積累、背誦、摘抄、定期閱讀等等,這些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增強閱讀效果,拓展英語視野,增強知識面,將英語閱讀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
全民閱讀的時代已經到來,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學階段進行普及。本文結合實際考察,從選材、技巧、習慣三個方面闡述了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就全面增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進行了系統的探索。期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能夠得到廣泛提高。
楊春艷. 2013.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 才智(8):80.
張冠群. 2009.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周月. 2015. 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左映群. 2013.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