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天場中學 劉 水
淺談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天場中學 劉 水
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了義務階段的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詞匯、基本的語法知識,還需要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閱讀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對學生的培養方式,要求學生不但要掌握文化知識,還要有很好的核心素養,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全能型人才。英語新課標指出了義務階段的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詞匯、基本的語法知識,還需要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新的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如何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是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課題。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實踐中,反思總結出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動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就是指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包括了四個方面的能力:語言的能力、思維的品質、文化的品格和學習的能力。
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是語言的能力。初中生英語的語言能力包括知識、技能、理解和表達。語言知識是英語語言能力的基礎;語言的技能是學生形成英語理解和英語表達的重要手段;英語語言的理解是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內化;英語的言語的表達是前三個能力的最后的輸出過程。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語言能力的培養要借助社會情境,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中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培養語言的意識和英語的語感,并且能夠運用口語以及書面語言來進行人際交往。
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元素是英語思維的品質。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思維模式間的差異、連接、互補、轉化會拓寬學生的思維想象的空間,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教師要學會利用英語學科的優勢資源,調整英語課的教學設計,促進培養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中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素養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這門學科不僅是人類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承載著它代表的文化底蘊。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輔相成,環環相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看到英語的工具性特征,還要培養中學生的英語的文化品格。中學生在課堂上了解和熟悉了國外的文化,才會理解國外的文化,才會拓寬自身的國際的視野,促進文化品格的提升。
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和空間知覺和感覺的能力。當中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學習英語的效率才會提高。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求學生要有自學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觀念。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促進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處在起步階段,在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能力進程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弊端。
教師和家長非常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考試分數的多少,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殊不知,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多孩子成了學習的傀儡。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養。因此,教師和家長都需要轉變觀念,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十分重視英語課堂45分鐘的效率,卻對于英語課堂之外的實踐活動很少涉及。學生在課堂中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英語的學習毫無興趣。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導致了英語學習的效率低下。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英語課堂呈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但很多學校只顧卷面成績的提高,缺少對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英語的互動和交流。這一現狀和當前提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理念是背道而馳的。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參與合作和交流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課本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拓展學生的課文閱讀和實踐能力。有效的英語課文拓展活動是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它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閱讀機會,學生在參與課外拓展活動過程中,提高了英語閱讀分析的能力,增強了英語的語感。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外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課外活動中,通過討論、閱讀、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外活動時還要注意活動環境的寬松、和諧,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充分發揮,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Amazing things時,教師可以引入課外的材料,布置學生去課后尋找材料,編寫一期手抄報,手抄報與課文內容相關,主題也是Amazing things。學生在編排的過程中,各自分工合作,有的從互聯網尋找資料,有的去閱覽室尋找材料。在尋找材料的過程中,學生閱讀英語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這樣的拓展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一節成功的英語課堂需要英語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的氛圍,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起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教學7A Unit 4 My day中,教師可設計情境,以“愛好”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從教師的愛好到Millie的愛好,再談到自己的愛好和同學的愛好。通過談論教師、同學的愛好,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要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初中英語教師可以設計專題討論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例如在教學Unit 7 Shopping這節課時,筆者布置學生討論如下話題:How do you usually use your pocket money? 要求小組討論,學生各抒己見。因為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話題,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表達自己的零錢使用情況。在交流好各自使用零錢的情況后,show students a video about some students in poor areas,然后告訴學生:合理地使用零花錢,節約每一分錢,可以幫助到貧困地區的孩子。這一情境的設計使得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了學生的消費觀念,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不斷學習,提高教師個人的核心素養。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借鑒已有的先進的經驗,還需要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社會主義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林崇德. 2016. 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4-29.
王篤勤. 2015. 初中英語有效教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