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六峰鎮鞏家窯小學 鞏軍強
農村山區孩子學英語面臨的困惑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六峰鎮鞏家窯小學 鞏軍強
自從英語在學校課程里普及以來,各個學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大多數山區小學還是沒有設置英語課。由于山區學校位置偏遠、人煙稀少等各種因素,導致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環境差。因此,英語教學困難重重。本文主要結合山區學生的特點和當地的實際教學情況提出一些解決對策,幫助山區孩子一起學習英語。
山區學生特點;英語學習環境;解決對策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在山區,孩子們早已躋身于激烈競爭中,但他們面臨的英語教學發展還很慢,山區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遇到的諸如英語教師缺乏、學習環境有限等問題無法解決,這種情況得到社會關注,令人深思。
由于山區學生從小就身處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因此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有著廣泛的興趣,但是興趣維持時間短,一旦遇到困難就會馬上失去興趣。再則山區地形獨特導致交通不發達,山區孩子沒有太多機會外出見世面,而且還受當地方言的影響,因此學習英語有很多阻礙。
第一,山區學生從小就在山里長大,活動范圍小,接觸不到太多外面的世界。他們所能接觸到的山外面的話題只能從書本上獲取,因此了解到的事物很有限。第二,山區孩子的英語基礎比較差,現有的教材根本不適合山區孩子來學習使用,這也是阻礙山區孩子提升英語學習的一大困難。第三,由于山區的教學設施跟城里學校比相差甚遠,因此不能用相同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這些都是山區英語教學的困難。
山區學生從小在山里長大,見的人和事不多,性格很靦腆,因此大多山區孩由于害羞不好意思講英語,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不夠積極。而且山區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薄弱,盡管大多數山區學生很有上進心,努力學習,但他們在學習中很容易產生恐懼的情緒,這種恐懼心理是他們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也對英語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山區農村孩子沒打好英語基礎
在一些山區小學,雖然開設了英語課,但是教師和學生都沒當作主科對待,而是象征性地每周上一兩節課。等到了初中高中,很多山區孩子英語成績跟不上,都是因為小學時英語基礎沒打好。山區學生不僅自己學起英語來很吃力,就連教師授課也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2)英語教材不適合山區孩子學習
由于山區孩子在小學時沒打好英語基礎,上初中時成績落后一大截,而且現有的英語教材詞匯量大、涉及的范圍廣,山區孩子學起來很辛苦而且學習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而且新教材的內容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而山區學校英語方面的師資力量薄弱,專業能力差,很難教給學生有深度的教材內容。甚至有的山區教師自編一套英語教材給學生授課,這樣的做法相當不科學,如果教授了錯誤的內容很會誤導學生。
(3)農村學校英語教學條件差
長期以來,農村英語教學設施很缺乏,連錄音機都沒有。至于更高檔的學習環境諸如多媒體教室、放映廳等更不敢想象。即便有了好的教學設備,但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夠,也很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4)家庭困境:先天不足
大多數山區學生的父母都沒有文化,沒受過多少教育。所以在學習英語方面不能給孩子合理的指導,甚至不知道怎樣給孩子創造一個英語語言環境。學習語言如果沒有好的環境,孩子在聽說方面的能力很難得到提高。而山區的實際情況是,孩子們都由爺爺奶奶帶大,家里老人更沒受過多少教育,對孩子的學習無幫助可言。種種原因導致山區孩子學習英語的先天素養不足。加之山區人口稀少,學校離家又遠,大部分學生都住校,放假才能回家,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得不到家庭的支持,這也是導致山區學生學不好英語的原因。
以上提到的這些只是部分問題,還有很多教學因素的限制。種種原因導致山區孩子的升學率不高。其實農村孩子智力水平并不差,他們在學習上能吃苦,在理科方面甚至表現得比城里孩子還要好,就因為英語成績差使總分下降,導致農村孩子上不了大學,難圓大學夢。
(1)教育部領導多關注山區教育情況
要求山區農村教育和教學工作領導能多與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溝通,提出可行性解決辦法,完善學校教學設施,解決師資缺乏的問題,多多支持英語教師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2)靈活的教學方法
山區學生的性格內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需要耐心教導,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提倡多鼓勵多贊揚,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授課之余應認真總結,鼓動學生多多參與英語學習相關的活動,以便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
在上英語課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be動詞的用法時,可以編一首關于be動詞的用法的小歌曲,學生邊唱邊學,例如可以這樣編歌詞:I用am,You用are,單人名字this,that,還有She,He,It用is,多人人名用these,those,還有We,They都用are。在學生會唱這首歌曲之后,他們也就掌握了“be動詞”的用法了。以歌曲的形式教英語,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更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所以只要學生有興趣學習英語,那么他們就能學好英語。
(3)一邊學一邊玩,寓教于樂
山區孩子從小在大自然中長大,沒有娛樂場所和各類電子玩具,因此養成了山區孩子貪玩的天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玩與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個好的狀態。例如教師在教人體器官的單詞時如 belly,stomach,heart時,可以讓學生們指出器官相應的位置,讓他們做 Touch your stomach,heart,belly。也可以由教師說Touch you belly,全班同學做動作。這樣在反復的演示中就能記下單詞。
(4)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制訂計劃并指導他們完成。為了使計劃有效和方便實行,讓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筆記本,把所有的計劃都寫在筆記本上。學生應該做短期和長期的規劃。短期規劃是一天的時間表,長期規劃可延長至一個學期或一年。日常安排應盡可能詳細,每天的學習任務應該合理安排。每天的時間表是為空閑時間和自學課程做規劃,如什么時候記憶新詞,何時預習課程,什么時候做課外作業等等。如果學生計劃好,他們每天都會收獲很多。至于學期計劃,學生應該知道他們想要了解什么以及有多少學習內容。例如,學生可以預期他們想要考試時得多少分?計劃應該讀多少本書?應該注意的是,該計劃不限于學習任務。教育的功能是培養充分發揮作用的人。學生自己制訂的計劃可以釋放師生之間的矛盾:比如,可以給他們一個成就感。 如果學生按計劃行事,他們的學習表現會很好。 因此,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焦慮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
(5)課堂內容應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
英語具有豐富的內容,如文化、習俗、法律等。教師可以給學生簡要介紹本書的內容,然后將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主題相關聯。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題都可以轉變日常生活主題,但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課程是關于學生自己的生活,他們將會更加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會有更多有關英語學習的話題可談。在這種情況下,當遇到被要求回答一些深入化的問題時,他們就不會感到腦中一片空白。而且在英語課堂上有更多的話題,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才不會因為回答不了問題而感到擔心和焦慮。
任全霞. 2016. 提升農村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實踐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9):40-42.
蘇春田. 2016. 如何提高農村學生英語學習興趣[N]. 貴州民族報(4).
譚大圣. 2016. 農村外來務工子女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