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山東省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250100)
乘全國教學技能大賽東風圓體育教育“專業夢”
——從器械體操裁判視角談賽制革新與冷教學內容
王建軍 (山東省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250100)
作為山東省代表隊推薦的唯一賽會裁判員,筆者見證了精彩的比賽過程,具體執裁了器械體操、民族民間體育和新興體育項目的裁判任務,收獲很大,感慨良多?,F從一名賽會裁判員的視角談一下心得體會,希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啟發。
本次大賽圍繞實踐技術技能、教學專業技能、教師文化修養等方面設立評比項目,全面展示了中國體育教師的專業風采。實踐部分的技能項目內容全面而具體,展示了中小學體育教師專項技能水平;教學設計、觀評課和微課比賽,檢閱了體育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通過集體展示測評展現了當今中國學校體育教師較高的職業文化素養。由此可見,大賽目的是緊緊圍繞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通過主題項目設置,引領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方向,從單純教學技能向專業能力方面延伸。

大會組委會為每個項目有意識地增加裁判員人數,總分也采用了糾正不同組別打分誤差的“T”分,通過這些做法,彰顯了比賽的公平。如,廣播操、武術操和集體項目展示,裁判員數量多達近20名,極大地保障了比賽的公正性。特別是課的設計、微課、觀評課等比賽項目,評分維度多而復雜,這些項目評分困難,很難統一尺度,選用來自省、市教研員為主體的專業評審,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教研員駕熟就輕,從制訂評分標準,到評判亮分,出色地完成各項裁判任務,沒有發生和領隊、隊員相互爭執的現象。公平公正的執裁過程,讓本屆比賽的賽制更加完善,比賽本身也成為展示體育教師風采的盛會。
從大賽可以看到,所有的技能比賽項目都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接觸的教學內容,在技能比賽中技術表現較嫻熟,專項能力較突出,比賽競爭異常激烈。理論部分課的設計、微課和觀評課等是最常見的教科研方式,選手大部分都能組織好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技能較好,教學效果突出,展現出了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相信這樣接地氣的比賽項目,會大大促進一線教師課堂操作水平,推動體育教學質量持續發展。
(一)體操技能生疏,人才嚴重缺失
作為器械體操裁判,發現選擇器械體操作為專項的選手較少,且較年輕,水平尚可,由此推斷,部分一線教師已經疏離了器械體操,能指導體操技能的人越來越少了。
(二)在高水平教師指導下的器械體操微課水平堪憂
參加器械體操微課比賽的部分選手是非體操專業的,暴露的問題較多。雖然經過省、市教研員的指導,但表現得還是不能盡如人意,對教材的處理較為陌生,教法組織也顯得凌亂,其主要問題是:
1.教學內容隨意刪減。器械體操小學項目包括:單杠正撐前翻下、雙杠分腿坐前進、山羊分腿騰躍等。在實際教學中,這些項目的技能特征是一個完整動作,參賽中,有3位選手將單杠正撐前翻下,變為單杠正撐教材;還有1位選手在雙杠分腿坐前進的比賽中,直接將杠上展髖這一過渡性動作作為主教材。這讓器械體操教學難度降低,教學功能大打折扣。
2.教學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器械體操教學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學要求務必安全、科學、嚴謹,因此,重、難點的正確把握非常重要,大部分選手講得對,卻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如,單杠跳上支撐前翻下動作,難點是拉杠的時機,應該是身體正直,雙手直臂握杠接近倒懸垂時拉杠,而大多數授課教師是邊向下翻動邊拉杠,學生則表現為身體迅速下翻,這是教師技能細節講不清楚導致產生的錯誤動作。
3.保護與幫助運用不好。保護與幫助既體現教法、學法,又展示能力培養,更滲透德育教育。有的執教教師保護與幫助目標混淆,保護與幫助介入節點模糊,更欠缺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師和學生的保護與幫助作用不明,站位不準,手法和用力時機都欠科學性。
4.教學方法欠科學。在教法組織方面選手容易出現的錯誤是“講解時間過長”、“示范講解站位不到位”、“教學順序欠科學”;還有的選手將不能分解的動作隨意分解,如將項目二——雙杠分腿坐前進分解成3個練習,完全割裂動作的完整性,違背了體操教學的基本規律。
以上問題可以反映出,當前的器械體操微課水平堪憂,暴露出器械體操教學數十年來實施水平處在原地踏步或者停滯狀態,一線教學要想恢復這一課程內容,必須立足空白,循序漸進,任重而道遠。
(一)集體展示是否進一步強化體育課程要求,使其具有推廣價值的體育課程展示。建議比賽可結合地方特色,結合時代特征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深入挖掘地方舞蹈、民族民間體育的各種“元素”,為體育課程建設服務,推陳出新,豐富新型體育課程,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和弘揚。
(二)教學技能比賽項目都來源于教科書,而基于基層體育課程創新,體現教學改革最新探索的教學技能無法從中體現,建議將地域性、個性化的技能展示內容納入到下一屆技能比賽中。
(三)微課中的學生是廣州體育學院的學生,與教學主體不匹配,如有條件,建議使用不同學段的“真學生”,這樣有利于參賽教師展現“備學生”的能力,發揮出最佳微課水平。
(四)督促建立各級技能大賽的比賽體制,推行全國體育教師技能等級制度。對參加大賽的教師進行表彰與認證,激發其工作和學習熱情,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
(五)對于器械體操類的冷項目,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問題,更是如何全面建立課程體系,落實現行課程標準的問題,可以嘗試舉辦器械體操教學專項大賽,還可將田徑和器械體操作為教學技能必選項目,以賽制革新促進冷項目的實施。相信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應匯集體之智,將短板的體操課程盡快彌補好。
總而言之,希望全國體育教育同仁,以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為契機,建立彰顯公平公正的各級教學技能比賽體制,搭建更好的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廣大一線教師專業化技能水平,拓寬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路徑,共同實現體育教育的“專業夢”。以上僅僅為一個器械裁判員的個人視角,只言片語談大賽的所感所悟,企盼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