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陳興


摘要:高校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傳播者和創造者,其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國家培養創新型、高水平人才,本文淺談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建設
高等學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職能,承擔著實現創新型社會國家戰略目標的歷史重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科技創新和高水平人才。高校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發展、國家前途和民族未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主流和整體狀況是比較好的,但有少數教師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重業務輕思想、重教書輕育人、重科研輕教學、不注重個人修養等問題。列舉幾個生活中高校教師自我修養上存在的問題的例子:某高校培訓點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其中有一個班級總人數168人,連續統計6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培訓教師學員桌面清潔情況,平均每次有17.9%的教師在吃完早餐、午餐、零食、飲料后將垃圾置于桌面不隨身帶走,而教室門口就有垃圾桶;連續6天統計午休時間教室噪音情況,約23.8%的教師午休時從座椅上起身并未考慮睡午覺的學員,任由起身時凳子“哐”的大聲響;連續6天統計食堂午餐就餐秩序,食堂所有就餐窗口無一位教師排隊打飯,就餐秩序非常混亂。正在接受培訓期的部分新入職教師尚未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將如何在教學中給學生起到榜樣、模范的作用,這是我們現實需要考慮的問題。
教師的某些形為和修養,將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師風師德,可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而具有壞習慣的教師,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惡或效仿。在我們學生時代,上課老師一般都會提醒我們下課隨身把垃圾帶走,幾次之后我們就會養成習慣,自己隨手把垃圾帶走,但是當我們轉身成一名教師之后,是否更應該注意生活中的細節?自私也是教師不能具備的不良品質,不顧他人的感受的教師,那么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如何處理與學生的關系,這將是對該類教師職業的巨大挑戰。在其它的許多公共場合,都可看見市民自覺的排隊,如車站、熟食店,排隊是一種基本的秩序,這些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能自覺做到這一點,而在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校教師中卻出現了相反的狀況,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反思的。如果教師自身修養尚且不合格,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其職業道德又將如何呢?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是其進行職業活動的思想指導和行為規范,是其承擔社會職責完成職業使命的依據和保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在教師道德意識上比其他行業的有更高的水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提升及全民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師高尚的道德行為對大學生是一種期望、一種召喚、一道無聲的命令,是引導和激勵學生完善品德、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力量。盡管大學生已到了成年人的年齡,但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都期待師長的關愛。教師這種無私的關愛無疑能助推大學生升華自己的個性品質。
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新形勢下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具體對策:(1)進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自主建構。強調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化與養成,在重視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通過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的方式,提高人格魅力,體驗職業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達到師德境界的升華。(2)通過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的優化,發揚社會上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營造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3)構建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和具體方法。通過建立適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人才選拔機制、培訓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促進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制度化,規范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5-107.
[2]敬楓蓉.高校師德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47-49.
[3]李春秋.新編倫理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4]王露璐.高校教師師德問題研究綜述[J].道德與文明,2006,(1):76-78.
[5]王榮德.教師道德教育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1.
[6]王忠橋.教師職業道德教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9.
[7]張桂春.國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經驗及啟示[J].教育科學,2001, 2(17):33-36.
[8]張桂春.聯邦德國教師職業要求的理念與經驗[J].教育科學,1999,(3):62-64.
[9]周濟.大力加強師德建設努力造就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全國師德論壇.
[10]周濟.歷史性的跨越一世紀之交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2,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