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列娜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意思是,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才能透策。葉圣陶老先生的這個教學理念,揭示了在閱讀教學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同樣,在寫作中,寫作思路是否清晰,寫作思維的活躍程度也對文章的優劣起到關鍵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實現從關注寫作技巧、語言表達轉向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利用思維導圖左右腦協同作用原理,可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進行聯想和想象,拓寬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通過實踐,筆者把思維導圖引用到寫作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質量。
一、基本繪制技能奠定基礎
思維導圖基本制作技能的掌握是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寫作的基礎,所以在進行指導寫作之前,教師要設法讓學生牢牢把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
1. 基本繪制技巧介紹
在學習之初教師應把思維導圖的特點清楚地對學生進行教授,要在一開始就把對的知識教給學生。思維導圖繪制的基本技巧應包括以下的方面:直觀地呈現一張具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讓學生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就能明顯地把握思維導圖圖文并茂、層次分明的特點。要始終牢牢把握關鍵詞,突出層級關系,明確邏輯關系、層級關系是基本手段。
2. 繪制步驟要分明
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注意繪制步驟要分明:第一步,學生在審清楚題目的前提下,確定寫作內容,提煉中心關鍵詞,在空白紙的中心用彩色筆繪制出核心圖像。第二步,根據作文要求,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學生根據中央圖進行發散聯想,畫出與主題相關的分支,并且在每個分支上寫出一個關鍵詞。第三步,在教師的指導下,為關鍵詞下一級的次主題繼續繪制下一級分支。第四步,教師根據每幅思維導圖的中心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挖掘可能延伸出來的分支,挖掘創新點。第五步,檢查并修改導圖。學生之間運用思維導圖評價表進行相互評閱,檢查思維導圖的一般繪制方法是否正確,繪制特點是否突出,層次是否分明,每個分支的次序是否在主題范圍內,最后提出修改建議,重新調整導圖。第六步,學生根據修改好的思維導圖,按照邏輯提取信息,進行寫作。
3. 教給解讀思維導圖的方法
筆者認為,為了實現交流,以及達成思維導圖指導寫作,還少不了教導學生解讀思維導圖的方法。筆者經過查閱資料、實踐運用,歸納出解讀思維導圖的三大步驟:解讀中心主題——解讀主干——解讀支干。閱讀思維導圖需要有序解讀,一般是從右面第一個分支開始,然后進行順時針閱讀。閱讀思維導圖首先要解讀中心主題,衡量中心主題是否準確提取,然后解讀二級主題,再解讀分支,接著是按照每個子主題的分支進行縱向的深入解讀。如此有序地進行解讀,才能達到正確、全面、深入地解讀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促進生生交流,為修改思維導圖做好充分的準備。
4. 遵循從簡單到容易的規律
教給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方法后,為了使得學生更容易掌握方法,可以從繪制半成品開始,待技巧掌握得差不多了,再鼓勵學生進行成品的模仿;等模仿得初見規模后,才進行獨立的思維導圖繪制。這樣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符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操作起來更為簡單,效果更顯著。
二、寫作分項練習形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雖然在階段目標的制定中,在第四學段才明確提出“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但在寫作過程中,筆者發現如何進行審題、選材、構思常常困擾學生,因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分項練習很有必要。
1. 審題
審題就是分析題目,理解題意,這是寫作的初始階段,也是繪制思維導圖提取中心關鍵詞的開始。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議操作之前先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審題指導。小學階段的寫作設計,是基于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學生自由表達的課程目標,教材一般只是給出寫作范圍,提示一個甚至幾個寫作內容供學生選擇,再提幾個簡單的寫作要求。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習作,便以提出了和父母交流、溝通的寫作目的,其中寫作內容可以選擇:體會父母的愛,給父母提建議,和父母說其他心里話。在教會學生審題的基礎上,提取關鍵詞也就是繪制思維導圖核心主題詞。基于思維導圖輔助作文審題的一般步驟:①出示材料,學生自由閱讀,小組交流討論,從材料中找出關鍵詞,提取寫作話題。例如,本段材料中的關鍵詞就是“父母”,確定了本次的寫作話題就是“自己對父母想說什么”。②再讀材料,明確寫作要求。鼓勵小組內個人發言、其他人補充、組長歸納匯總。③ 交流討論,發現其他有價值的信息。④ 以小組為單位,集思廣益,合作繪制思維導圖。然后班級內進行小組匯報展示,教師及小組成員點評,總結優缺點,完成審題過程。
2. 選材
確定了寫作主題以后,選擇恰當的材料表現主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選材都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圍繞核心主題選擇材料。材料是為主題服務的,文章的核心主題是什么,就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材料。與主題無關的材料再生動也不能選。二是材料選擇要真實、具體,不能主觀臆造。《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教學建議中特別強調:“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作文只有說真話,記真事,才能夠表達出真情實感,即使是想象也要以事實為基礎。因此,在開展寫作活動前,教師應提前一至兩周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并繪制思維導圖對素材進行梳理、記錄。作文選材制作思維導圖的基本步驟如下:①將寫作內容關鍵詞做為核心主題,繪制思維導圖的次級主題,解放思想,打開思路,將自己想到的材料補充在中心主題周圍,越多越好。例如圍繞“父母”這一核心主題,可以發散為“感激、關愛、佩服、思念……”②課堂上,學習小組成員依據“選材原則”交流討論,進行思維碰撞,選擇、增補或者刪減材料,互相激發創作靈感。③在把握選材原則的基礎上,尊重個人的獨特體驗,確定出自己最喜歡、最有把握、印象最深刻的材料,在思維導圖上標上記號,完成選材過程。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