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昀
摘 要:從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面臨的挑戰入手,試對大學生就業現狀、高校職業指導師資建設、高校職業指導方式方法和社會大環境等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設性對策。
關鍵詞:高校;職業;指導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1-01
高校職業指導,是協助大學生解決就業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質』和『量』的重要途徑。而一些大學畢業生在面對即將開始的職業生涯沒有規劃或是規劃不完善,自我定位不合理,導致社會適應能力不佳,工作初期受到許多本可以化解甚至避免的挫折。因此,積極推動并開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具有重大社會現實意義。
一、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面臨的挑戰
1、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不容樂觀
2016年5月11日,由麥可思研究院調查編著,權威發布了《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該報告顯示就業人數一年又一年的增長,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在2015年回升到較高水平 (麥可思研究院, 2016)。由于高等教育早已從之前的“精英”逐步進展為現在的“大眾化”,再加上我國的就業人口總量巨大,有些大學畢業生自身觀念過時,就業起薪期望值過高,就業現狀十分嚴峻。
2、高校職業指導隊伍建設薄弱
高校均缺乏專職的職業指導方面教師。絕大部分大學生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等有關課程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咨詢、指導工作都是由高校輔導員完成。高校輔導員很少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學歷或是理論背景,專業化程度低;大都畢業后就直接進入學校從事學生工作,年紀輕經歷少,對職場了解的也不多;平日里忙于應付大量瑣碎的日常學生事務,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認真地學習和掌握職業指導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以至于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教學和信息咨詢。
3、高校職業指導的方式方法混亂
各地區高校的職業指導課程規劃培養方案存在很大程度的區別,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沒有使用統一教材,甚至同一高校的不同教師教學側重點都大不相同,有的運用職業規劃案例展示教學,有的則按照職業規劃書所要求的各要素進行教學.
現階段,諸多高校采取“以賽促建”,走出課堂辦活動的形式促進學生更好的更早的開始參與自身的職業規劃。以福建中醫藥大學為例,學校下屬各學院每年舉辦一屆“挑戰職場”職業技能大賽,吸引不同年級的同學感受職場氛圍。其中藥學院與“小金醫藥”平臺合作,定期邀請醫藥行業大咖來到學院為畢業生做講座和各種形式的模擬面試。但各類職場比賽給大學生帶來的知識和職業技能提升比較籠統,缺乏針對性;而分個企業的“來訪”又針對性過強,甚至“做廣告”的嫌疑居多,許多同學在不明了自身情況時就直接接觸企業或單位,超越自己的職業規劃,直接以就業前景甚至薪水待遇來權衡。這對于學生的職業指導方面起到的正方向作用有限。
4、社會環境普遍認知不足
就業指導是職業指導的組成部分,職業指導不僅僅局限于就業指導,而是應當伴隨人們整個職業生涯歷程的教育。現如今,許多高校錯誤的把職業指導等同于就業指導來對學生實施教育。各大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大都以就業率為衡量標準。有些高校只針對高年級的學生開設了“形式上的”就業指導課程,忽略了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需求。殊不知,有些學生就這樣稀里糊涂的走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二、高校職業指導工作開展的建設性對策
1、建立并完善系統性的職業指導體系
美國的許多高校給予的全程職業指導和求職技能訓練貫穿每個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學,從大一的職業教育到第二學年的協助學生提升自我認識并找到其發展方向,再到大三的開始了解接觸用人單位和市場現狀(楊進軍,2014)。而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以指導學生撰寫求職簡歷,傳授面試機宜居多。
2、師資隊伍專業化
我國高校沒有與職業指導直接相關的專業,這直接導致了從事職業指導工作和教學的教師多是『門外漢』,專業知識獲取的途徑一般為自身經驗和短期培訓。建議高校開設有關專業,并逐步形成設置明確的從業要求。加大針對高校職業指導人員的培訓以及教育力度,分部門、分級別、分工培訓。
3、學生習得個性化
目前,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十分重視就業的“量”,較少關注職業指導的對象——學生這“內因”。“內因”通過“外因”起作用,我們的高校職業指導理應以學生為主體,指導以及實踐的內容要貼合現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思想和需求。
每一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所遇到的情況大有不同,比如有的同學家庭收入低下,甚至難以支付大學的學費以及正常生活費,這部分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但也在求職過程中可能缺乏自信心;有的學生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在興趣愛好、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等方面與其他同學有差距,從而容易產生一些自卑、抑郁的情緒;更有甚者身體上有重大生理缺陷,他們在求職過程中比一般同學將面臨更大挑戰。這些都需要職業指導老師耐心而細致的進行個性化指導。而現如今,直接面對學生的知道工作一般交由各年級輔導員處理,而輔導員常常由于所帶學生眾多,無法有針對性的指導,所以現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方面工作人員不僅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從業的人數也有待增長。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和教學尚處于研究發展階段,高校應關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整個過程,重視對職業指導方面人才的規范化培養,加強高校與社會力量的結合,推動職業指導工作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麥可思研究院. (2016年5月11日). 2016大學生就業質量報告發布. 檢索日期: 2016年5月13日,來源: 中國教育在線: http://career.eol.cn
[2] 孟楠. (2016). 試論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不足及對策. 文教資料 (1), 頁 89.
[3] 楊進軍. (2014年6月).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職業生涯輔導體系對我國高校職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啟示. 重慶與世界, 頁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