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啟明
【摘要】近些年來,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日新月異,不少高校都開設了這方面的相關課程。對高職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來說,一要找準定位,立足高職教育的特點和高職學生的出路,確定以技術為前提,以動手操作為主,以藝術為輔的教學方針;二要瞄準市場,與數字媒體企業的全方位合作,按需設定課程,確保學生所學與就業無縫對接;三要加強保障,加大物質投資和師資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數字媒體 高職教學 課程設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21-02
近些年來,數字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其應用也十分廣泛,無論是音視頻網站、廣告產業還是設計領域,都可見數字媒體技術使用的身影。新的時代對高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開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基本成了現在高職院校的共識,但由于其是一門新的課程,不少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比如在藝術設計和技術操作之間如何取舍,應該開設哪些必須的課程等等。面對這些問題,高職院校在近些年來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從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來看,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改革時,應特別注意把握以下三點:
一、找準定位:從高職教育的本質出發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院校,它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輸送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它招錄的學生也不熱衷于理論探討和理論建設,而是有著極強的技術使用的目的性。因此,非藝術類高職院校在進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計時,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確立以技術為前提,以動手操作為主,以藝術為輔的教學方針。
在高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具體設計上,它理應包括數字媒體技術的全部內容,比如矢量圖制作、圖像處理、網頁制作、非線性編輯、課件制作、平面排版等等,同時,也應注意這些課程的難易順序以及與其他交叉學科、公共基礎課等關系。
1.專業課程:基礎理論課與專業實踐課相結合。數字媒體技術的操作性極強,但對高職教育來說,數字媒體領域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學生也必須掌握,比如計算機基礎、數字媒體原理、計算機網絡基礎、流媒體技術等等。在課程設計上,除了遵循先易后難外,還要注意理論課要與相應的專業實踐課保持一致,比如,一個學期開設了數字媒體原理,就要開設相應的節目包裝與后期制作等課程。
2.選修課程:側重于藝術理論和藝術鑒賞。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在學科理論建設上處于弱勢,盡管自己的培養目標是技術人才,是技術為主、藝術為輔的,但也并不能完全忽視藝術類課程。藝術理論和藝術鑒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好專業課程,因而,把此類型的交叉學科放在選修課程里最為恰當。
3.實踐環節:重過程更要重效果。實踐環節是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一般來講,實踐環節的課程應占到總課程的三分之二,此外,實踐環節還要為學生的社會實踐留出一定的時間,它既包括教學過程中的外出參觀、實踐,也包括畢業設計前進行的實習,在安排這些實踐活動時,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實踐完畢之后還要對學生進行考察,確保學生的實踐效果。
二、瞄準市場:與企業建立全面的合作關系
通俗點來講,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是為了畢業時能掌握相應的技術,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與側重于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普通高校不同,高職院校在開設這門課程時必須瞄準市場,培養社會亟需的技術人才,與數字媒體企業對人才的所需無縫對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畢業后有一個好的去處,保證學生的就業率。學生的就業率提高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在本校、本校在高職院校中才能具備競爭力,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1.加強市場調研。高職院校要經常對數字媒體所需的人才進行調研,比如查看大型招聘網站的人才需求,看看如今數字媒體行業最需要什么樣的專業人才;深入企業調研,看看數字傳媒企業對人才具有什么樣的技術要求。然后有針對性地開設或調整課程、有針對性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增添或刪減。
2.建立合作關系。高職院校要與一定量的數字媒體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一方面可以邀請企業高管來學校進行授課,講述現在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以及本企業青睞何種人才等內容;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來現場指導,讓學生體驗以后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狀態,提前調整自己,進行預適應。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去企業實地調查和實習,通過實踐深化自己學習的專業課程,為以后的工作積累寶貴的經驗。
3.重視追蹤反饋。高職院校還要對畢業的學生建立檔案,記錄他們的工作去處,定期與他們聯系,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比如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有哪些?對學校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有什么想法和建議,方便高職院校及時做出調整和變革。
三、加強保障:保證必須的技術設備和師資力量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對技術的操作要求很高,對硬件設備的要求也很高,對普通的高職院校來說,引進每一套技術設施,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這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必須要有的設備,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只能滿足學生對基礎理論的學習。對相關的專業課程來說,相應的技術設備是必不可少的。
高職院校除了要有必須的多媒體實驗室和高性能的計算機外,還必須擁有專業的視頻采集卡、掃描儀、錄音卡座等外設設備和專門的設計軟件、音視頻處理軟件等。同時,還要構建大型的數據庫和網絡教育平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專業和更全面的服務。如果高職院校的經費不夠用,可以向政府機構陳述原因,申請相應的教育經費;也可以向社會求助,接受社會成功人士的捐款。總而言之,沒有這些必備的設施,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就會淪為“紙上談兵”,無法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此外,高職院校也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教師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直接參與者和實施者,其技術能力的強弱、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這門課程的成敗。如果高職院校在開設這門課程后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靠從其他專業抽調教師來應急,這樣教師自己都對數字媒體技術不精,又怎么來保證教會學生呢?
所以,高職院校必須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是支持其外出進行專業的進修和培訓,以便適應數字媒體技術發展變化的需要,及時更新和調整專業課程。二是支持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這樣可以直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直接幫助院校來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和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三是及時補充教師隊伍。當需要開設新的課程、需要新的教師時,院校要未雨綢繆,及時招錄,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和專業性。
四、結束語
數字媒體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同時是一門變化極快的學科,目前,這門學科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模式還不成熟,也不可能完全成熟,因為社會對這方面人才需要的標準一直在變化。因此,高職院校要善于不斷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不斷掌握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與變化,不斷對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進行更新,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革新,同時,要保證必須的技術設備和師資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出數字媒體技術過硬的、適應數字媒體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洪杰文.新媒體技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07.
[2]張文彪.高職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1.12..
[3]羅祥遠.高職數字媒體專業課程設計與教學改革探討[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4(3):55-58.
[4]梅繼卿.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21-32.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校內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研究,編號LY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