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非常重視寫字教學,把它作為低年級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將寫字教學貫穿于低年級語文教學課堂中,讓學生認認真真寫字,踏踏實實做人,這是每一個低年級語文老師的職責。讓漢字的美在孩子的筆尖流淌,讓中華民族悠久熏香的文化韻味在心底彌散。
一、激發興趣,撒下美的種子
1.故事激趣
愛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通過講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讓學生在聽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從而轉化為自己內心對寫字的喜愛。
跟學生講一些他們都很熟悉的故事,他們都很樂意聽。激勵人心的故事定能觸動學生內心那一顆顆純潔的心,從而產生對寫字的喜愛。這樣的設計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他們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漢字的學習中去。
2.競賽激勵
實驗表明,競賽是一種能很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手段。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我也不忘采用形式多樣的競賽,鼓勵學生把字寫好。每次批改學生的習字冊時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只要是寫得好的字,哪怕只是一個筆畫寫得好都會給那個字或筆畫加圈,還會在批改等級后加五角星表示鼓勵。作業寫得漂亮會給學生送一個可愛的笑臉。如果有十個笑臉就會被評為“書寫小明星”,得到二十個甚至更多的笑臉會被評為“小小書法家”,學生的興趣更濃了。
二、養成習慣,打好美的根基
無論是在寫字課還是語文課上,我始終如一地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頭正、身直、臂開、足平;做到“三個一”,眼離紙一尺,胸離桌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要求學生始終保持正確的執筆方法。當然,這期間對不良姿勢的糾正,是一個反反復復的過程,需要教師不厭其煩的耐心。我們常常發現學生練字時是一種書寫形態,做作業時又是另一種書寫形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寫質量;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實現知識的遷移,沒有形成自覺寫字的習慣。為此,在寫字課上,對學生反復強調,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要有“提筆即是練字時”的這種意識,就應該做到不管是什么場合、什么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嚴格遵守正確的寫字姿勢。特別要抓住平時各科作業這一練寫字的最好機會,和各科教師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學生的寫字姿勢,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良好習慣是一種能量的儲蓄。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煉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
三、優化評價,營造氛圍,澆灌美的幼苗
1.改進評價方法,培養自信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兒童幼小的心靈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就會破碎,應倍加呵護。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次評價都會對他們今后的書寫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要根據兒童的特點,不失時機地找出其優點予以肯定、表揚,從而激發其學習動機。作業中的一個個鼓勵性符號、一句句鼓勵性語言常常圍繞在學生耳畔。這種方法有著極強的靈活性,生動、親切的語言和批注,不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優勢,而且增強了師生之間信息、情感的交流。我們要關懷學生、了解學生,客觀地描述學生在寫字練習中的進步和不足,并給予適當的指正。在學生初步練習后,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好、中、差三類作業,指導學生開展評議,借鑒優秀;在學生二次練習之后,又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優秀作業,樹立榜樣;再一次鞏固練習,這樣將練習和作業激趣相結合,不但避免了單一機械的練習,而且還評練結合,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收益。多媒體的運用大大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音樂欣賞,營造寫字氛圍
在寫字課上,舒緩有致的音樂在書法欣賞、學生練寫等環節中使用適時應用,給學生的聽覺上以美的享受,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營造的是一種良好的寫字氛圍,入情入境,會讓學生把寫字當作一種享受。
四、優化指導,綻放美的花朵
心理學指出:兒童形象思維發達,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師的準確示范是兒童最直觀、最形象、最切實的榜樣。在寫字課上,我注意運用示范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展示臺,把學生所寫的具有代表性的字和教師寫的范字并列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看到自己所寫的字與范字之間的差別,及時引導矯正,當堂反饋評價,這樣有益于強化學生的寫字興趣,迅速提高他們的寫字水平。
寫字是造型能力的訓練,學生在練字的時候如果能做到反復比較、練習,書寫水平就一定會有明顯的提高。在書寫中手到心到,意引筆行,把觀察到的筆畫特征、長短變化、各部件的比例位置等落到實處。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要不斷地將自己寫的字與范字進行對比,找出差距與不足,才能逐漸取得進步。
讓美的種子深植于學生的心靈,讓漢字的美在孩子的筆尖流淌,讓中華民族悠久熏香的文化韻味在心底彌散,讓我們的民族精神在此學習過程中得以強化——我將帶著這個美麗的夢想,一路思考、探索、實踐……
(作者單位:江蘇省漣水縣南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