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濤 杜靜娜
【摘要】濕地作為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環境資本,有力保證了生物豐富多樣。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類活動加劇,濕地遭到較大程度的損壞。為避免這種不良現象再次發生,濕地保護迫在眉睫。筆者將從濕地的有關概念、濕地的作用以及當今我國濕地資源的現實狀況等方面著手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在這基礎上提出一些保護濕地的建議和措施,希望為濕地資源保護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關鍵詞】濕地 保護 建議
【基金項目】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黔科合基礎[2016]1102。項目名稱:貴州草海濕地水生植物蘆葦對重金鎘的根際修復及其生態響應。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41-02
最近幾年,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與日俱增。濕地由于其能夠蓄養水源、保持生態平衡的特點,也逐漸被人們熟知和重視,濕地保護被鄭重提上日程。
一、目前我國濕地資源保護情況
(一)生態環境質量每況愈下
在我國工業發展成直線上升的同時,自然環境遭受損壞的程度和速度也逐年加強。濕地環境也成了企業污水、殘渣毒害下的犧牲品之一。舉國上下,污染水源的現象隨處可見,生態環境的損壞情況屢見不鮮。可怕的是,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形勢,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危機意識仍不強,生活垃圾隨便亂丟、工業污染隨意排放、塑料制品隨地丟棄的現象在生活中成為常態。環境質量每況愈下,生物物種急劇減少,生態濕地資源面臨極大危機。
(二)濕地自凈能力日益下降
在生態污染不斷“升級”的同時,全國的生態濕地占有空間不斷縮小。而生態環境在不斷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傷害”,致使濕地生態環境也變得不堪一擊。雖然濕地生態環境擁有一定的自我凈化和修復本領,但是超負荷的污染排放使濕地生態環境的自我凈化和修復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境地,遠遠跟不上被污染的速度。濕地生態自凈能力日益下降直接導致濕地周邊植物失去了它們得以持續存在的環境,很多物種最終走進消亡。濕地生態平衡被打破,濕地生態環境自凈和修復進入了一個越來越弱的惡性循環,濕地面積得不到保障。
(三)濕地生態圈在急速減少
生態污染不斷加劇的同時,全國濕地生態圈在逐漸減小。調查顯示,近幾十年來,一些海濱城市差不多有一百萬畝濱海灘涂喪失,城鄉工礦占用濕地達一百萬畝,這兩項大約占到濕地面積總數的二十分之一。除此以外,圍湖圍墾大大減少了湖泊的蓄水容積,近千個天然湖泊最終不見。我國沼澤集中分布的三江平原,已有近三百萬畝濕地變成了農田。這些數據充分顯示,我國的濕地生態圈正在急速減少,事實上這也是在告訴我們適合居住的區域正在不斷減少,形勢不容樂觀。
二、保護濕地的對策
(一)健全法制體系,為濕地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要想濕地保護有效實行,最切實可行的措施就是實行法律監管。然而,現階段我國關于保護濕地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極大的缺陷。為了確保濕地保護有效實行,我們國家必須先健全法制體系,為濕地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可以對濕地管理機構、濕地管理面積等用法律文書的形式明確規定,讓保護濕地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這樣,濕地保護工作就會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確保濕地保護工作效果。
(二)強化部門協作,為濕地保護提供強有力的團隊后盾
濕地保護工作不應該也不可能是某一個部門的事,由于牽涉的部門比較多,比如環保部門、林業部門、水利部門以及土地部門等,這就要求各個部門之間要加強協作,聯動辦公,各個部門要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多交流、溝通、支持,將各部門最專業的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將最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投入到濕地保護工作,確保濕地保護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三)增加資金投放,為濕地保護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持
濕地保護工作刻不容緩。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保護濕地的客觀必要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濕地保護工作。然而,濕地保護工作僅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強有力的財政支持做后盾。而今我國在濕地保護方面投入的資金離濕地保護工作開展所需要的資金之間存在很大差距,這嚴重阻礙了濕地保護工作開展和實施。要想濕地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國家必須繼續增加濕地保護方面的資金投放,為濕地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持。
三、結語
濕地作為人類存在和進步不可缺少的環境資本,能夠確保物種的豐富多樣,對人類社會和生物世界的持續長久生存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遭受損壞,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保護濕地勢在必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主動出擊,積極作為,為濕地保護做出自己的努力,確保全人類穩固、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勇,黃川友;濕地構成變化與濕地保護[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年S2期
[2]鄒伶健;談談濕地與濕地保護[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謝文海,王曉平;中國的濕地及保護[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作者簡介:
杜靜娜,女,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理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