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聰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82-02
班主任是整個班集體的直接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導師。因此,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是如何管理班級的。
一、用正確的輿論來引導學生
小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強的可塑性,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極大。班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學風是班風的集中反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具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強烈的競爭意識、活躍的探究思維空間。而這些都需要班主任進行耐心細致的培養。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人的發展和人的素質提高為目標,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育。因此,班主任要在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要隨時注意樹立正氣、弘揚正氣,根據是非標準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褒貶,該肯定的就肯定,并給予適當的表彰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并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種能夠扶持正氣、伸張正義、制止錯誤思想、阻止不道德現象的集體輿論。
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是建立正確的輿論陣地的關鍵。學生的道德觀念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培養學生注重實踐,使道德在實線中深化,讓優良道德銘刻于學生之心,并化為其自覺的行動。不論是教育學生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還是在社會上做好公民,都應注重實踐。班主任可通過組織或指導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并進行討論、寫觀后感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
二、用科學的制度來規范學生
班級管理的關鍵期是新生剛入學和每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在新組建的班級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比較陌生,學生心中還沒有形成班集體的概念,這時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都要靠班主任的直接組織和指導。實踐證明,這一階段班級中如果沒有嚴明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就很容易出現松弛、渙散現象。這時班主任要把養成教育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班級規章制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使學生懂得生活在集體中應該做什么、允許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哪些該表揚、哪些該批評,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嚴格的檢查、評比、總結,那么井然有序的班級秩序就會在較短的時間里形成。當然,即便有規章制度,學生也難免把在社會中受到的一些不良影響帶到校園中來。這時,班主任就要重申各項紀律,重提各項要求,若有新的規則和要求出臺,也要及時告知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每個學生重新納入正常的班集體的軌道中來。
三、用滿腔的熱情來關愛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是愛孩子。對全班學生,無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才能讓學生信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也就是對學生有一種愛心,多一份耐心,給學生一點信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班級就象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子女充滿愛,這就要求我們得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師的角色,又扮演家長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作為班主任要盡心盡力地關心他們,讓學生在校有一種在家的感覺;當學生取得進步時,作為班主任要與他們同歡樂,使他們享受鼓舞。
班主任與學生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識,才能形成心靈上的溝通。因此,班主任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位學生,以自己言行為表率,從而得到學生的認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應該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為學生提供公平的競爭平臺,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尊重每個學生的進步。班主任時刻要以學生的事跡感動自己,并將這種心態傳染給學生,讓學生覺得班主任是何等地重視他們的進步。
四、用濃厚的氛圍來陶冶學生
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因此,班主任要結合學校創建文明校園、文明班級的活動,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內張貼醒目的班風、學風標語和名言、警句、名人畫像及行為規范圖解,在黑板報上開辟引人注目的“班級光榮榜”專欄,使助人為樂、勤奮學習、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熱愛集體、堅持鍛煉、保護環境等各方面取得成績的同學榜上有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教育學生爭做“十佳學生”、“優秀學生”……形成人人為班級作貢獻、個個奮發爭先進的熱潮。首先,班主任要對教室、宿舍的衛生及物品的擺放有明確的要求,給學生創設一個整潔衛生的環境。其次,班主任要營造一個催人奮進的文化氛圍。教室、宿舍的文化布置要美觀、大方、高雅,力避凌亂、品位低下。班級文化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布置時應盡量注意不要分散學生的聽課注意力。
五、用期望的心理來促進學生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
“期望效應”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真實的愛將導致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熱情期望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起內部的動力,更加發揮自己的潛力。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教師的期望和激勵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激勵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充滿信心和希望,特別是對落后生,更要有“朽木可雕”的意識和“點石成金”的行動。
激勵之下出好學生,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學習上需要激勵,班級管理上也同樣如此。“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你是我們班的才子”。這些欣賞的話語,既能讓學生和班主任融合在一起,更讓學生的自信心高漲,榮譽感倍增,班級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教師用信任的眼神、和藹的笑貌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強心就會更加強烈。這樣的期望會出現難以預料的成果,會讓學生受益終身。
六、用豐富的活動去教育學生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要把對學生的教育滲透到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活動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活動是使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有益的集體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而且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也是增強集體榮譽感的最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