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
[關鍵詞]基層黨校;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可以說它是一個新課題。全國各級黨校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就如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發揮黨校熔爐作用應重新思考定位。《意見》指出,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發揮黨校作用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重要保證。而傳統意義上來說,大家都將干部隊伍建設的重點放在了中央黨校和各地省市委黨校。全國各地的省市一級黨校教學設施完善,有比較正規的教學樓,教師隊伍數量龐大,教學科研能力也比較強大,每年培訓班次成規模、成體系。相對來說,縣(市、區)委黨校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遜色很多,教學設施落后,教學場地奇缺,教師隊伍薄弱,有些黨校甚至常年不舉辦培訓,甚至名存實亡。筆者認為,黨中央從嚴治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戰略部署不應該忽略基層黨校發揮的作用,因為基層黨校在黨建、加強干部黨性教育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他們起著省市黨校不能夠替代的作用:
一、基層黨校作用
1.彌補了省市委黨校培訓學員層次的缺漏
一般來說,各地省委黨校培訓省管干部,市委黨校培訓市管干部,但除了特定的培訓班次(比如,農業方面的專題研修班)之外,每年縣(市、區)一級的公務員甚少能夠獲得去省市委黨校培訓的機會,而這一級公務員服務在社會最基層,有很多窗口單位,直接面對人民群眾,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更能夠代表共產黨員、政府官員的形象。因此,對于他們的培訓輪訓也是有很大必要的。而縣(市、區)委黨校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漏,以筆者所在區為例,每年本區黨校培訓輪訓共34個班次,培訓輪訓區二級班子成員及本區公務員共2030人次。這就使得基層公務員、黨員干部也能夠獲得學習的機會,接受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培訓,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把握黨中央的指示精神,也就能夠更好地貫徹政府有關決策。
2.授課貼近地區實際,有針對性
中央及省市委黨校教師一般站位比較高遠,授課更多的是針對國家大政方針政策,視野比較開闊,理論功底深厚,教學及科研能力都比較高超。但也正由于他們習慣于從大局出發,習慣理論研究,就很難著眼于細微之處,很難俯下身去體察基層群眾的真實想法和情況,授課就難免與基層實際情況有些脫節。而縣(市、區)委黨校在基層,黨校教師能夠更加切實地了解本地區的區情,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授課更能有針對性,更加靈活多樣,能夠真正解決地區的一些實際問題。
3.能夠將黨建做到最基層的黨組織中
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基層黨組織已經發展到436萬個,其中全國7565個城市街道、32753個鄉鎮、92581個社區(居委會)、577273個建制村已建立黨組織,覆蓋率均超過99%。19.4萬個公有制企業已建立黨組織,占公有制企業總數的91.0%,所占比例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157.9萬個非公有制企業已建立黨組織,占非公有制企業總數的53.1%。18.4萬個社會組織已建立黨組織,占社會組織總數的41.9%。而且相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區、鄉鎮及非公黨組織還會持續發展壯大,所以非公、鄉鎮、社區黨組織這一陣地我們堅決不能丟,我們要定期對這一類黨組織成員進行黨性培訓。而能夠擔得起這一教學工作重任的只有基層黨校。通過送課下基層活動,基層黨校教師可以將黨的理論與黨性教育傳播到非公黨組織群眾中去;通過基層黨校與民政局,基層黨校與鄉鎮黨委聯合舉辦培訓的形式,可以讓社區黨員工作者、非公黨員、農村黨員都能夠參與到黨的教育中來,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4.肩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重任
2014年,全國共發展黨員205.7萬名,較上年減少35.1萬名。在生產、工作一線發展黨員96.2萬名,占發展黨員總數的46.8%。發展35歲及以下黨員169.3萬名,占發展黨員總數的82.3%,所占比例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發展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黨員79.7萬名,占發展黨員總數的38.8%,所占比例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每年都有新增黨員,如何更好地貫徹中央關于新形勢下黨員隊伍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部署,保證黨員質量,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是擺在黨校面前的課題。而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省市黨校都不再開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課程,而是在縣(市、區)委黨校等基層單位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基地,將這一培訓安排給了基層黨校。這樣一來,基層黨校就必須肩負起為黨輸送新鮮血液,培養合格黨員的重任。
二、基層黨校要充分發揮作用
綜合以上因素,新形勢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能缺少基層黨校的這塊強有力的陣地。而基層黨校也應該抓住《意見》的“東風”,努力建設自己,使黨校真正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充分發揮“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重要作用,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落到實處。
1.鍛造教師隊伍
黨校教師永遠是黨校的第一線。師資隊伍優劣決定了學校的質量和水準,也決定了黨校的校風和學風。黨校師資應明顯高于普通教育和其他系統,而且要講政治,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爭取人人成為教學骨干,業務高手,既能走上講臺上好主體班次課,也能走進基層做好宣講員;既能為縣(市、區)里臨時工作發揮作用,也能為縣(市、區)里中心工作建言獻策。另外,結合中央(下轉64頁)(上接62頁)提出“兩學一做”的精神部署,基層黨校教師要加強嚴謹治學和調研科研力度,自覺學習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完善黨的理論和黨性方面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與時俱進,不斷充實新知識;關心時事,立足研究方向,刻苦鉆研,成為學科研究方向的帶頭人和業務的行家里手;為了加強對縣(市、區)情實際的了解,基層黨校教師應當主動深入基層掛職,實行蹲點調研,了解一線工作實際,加強對現實熱點問題認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實戰能力,積極發揮外腦作用。為了適應培訓形勢需要,切實提高師資水平,提質增效。黨校教師必須改變觀念,擴大視野,積極走出去,外出學習進修,接受高端培訓。這樣才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與才干。真正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積極、努力打造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基層黨校師資隊伍。
2.活化教學形式
傳統黨校教學以校內講授式為主,教師在上面講解,學員在下面聽記。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黨校教學需求,必須在此基礎上求新求變。比如,筆者所在單位就在今年開始探索校外聯合辦學模式,即在外省市建立教學基地,將學員帶出去,用他山之石攻玉,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所用。圍繞地方政府新的發展戰略做文章,結合外省市優秀的教學資源,讓學員真正有效的學習其他地市的先進發展經驗。另外,在校內教學模式方面探索運用研討式教學、桌面推演、情景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課程設置上應逐步提高互動教學比例,不斷提高各級各類班次的培訓質量和教學水平。
3.發揮外腦作用
黨校除了承擔區域內黨員干部教育工作之外,還應成為當地政府的智庫。作為黨校教師,我們應能夠并善于聚焦事關本地區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直接奔著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的目的來開展研究,拿出具有真知灼見、切實管用的研究成果,真正發揮“外腦”和“參謀”的作用。及時發現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問題并能夠切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發揮好咨政服務作用,為縣(市、區)區各項工作的開展打開視野或提供思路對策,為當地政府黨委決策建言獻策做好支撐。
4.創新發展思路
伴隨著黨的事業的新發展,黨校尤其是基層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遵循其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也應該不斷融入新的時代元素,不斷開創新的局面,所以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創新培訓思維。作為承載培養高素質干部隊伍的主陣地,我們應主動從意識和思路上尋求突破。筆者認為總的來說可以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適應時代發展和干部培訓需求為目標,創新培訓理念。培訓之前充分了解學員所想所需,因需施教,做好培訓項目策劃和課程設計工作,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以滿足干部成長所需知識和技能為核心,創新培訓內容。在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時,著重培養各級黨員干部創新思維,最大限度地體現出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面對目前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基層黨校必須在堅持黨性辦學原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積極發揮陣地作用,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 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更好地促進黨校事業發展,為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提供堅強的保障。□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