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巖
[摘 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在遵循新聞規律的前提下,認識新媒體發展規律,不斷挖掘傳統媒體的內涵,運用互聯網傳播特點和思維模式,相互取長補短,構建新形勢下新媒體。
[關鍵詞]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特點;發展趨勢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網絡時代下的特點
1.網絡時代下的傳統媒體
新時代的傳統媒體不再局限于報刊、電視、新聞廣播,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平臺與空間價值。傳統媒體擁有著寬廣的群眾基礎,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新媒體的應運而生,傳統媒體也在不斷地更新與發展。傳統媒體有著雄厚的品牌意識,經濟效益突出,其廣告經濟利益、平臺社會影響力大等等,如電視媒介受眾范圍廣,信息真實可靠,用戶可信率高。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媒體受眾越來越趨于老齡化,受眾的用戶多為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他們不懂網絡,不太會使用新媒介,因此互聯網時代的傳統媒體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
2.網絡時代的新媒體
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之上應運而生的新媒介,例如移動通訊、互聯網、數字電視等等。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充滿著活力與激情,它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之上的一次延伸。新媒體時代的網絡信息傳播速度飛快,網絡互動及時,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前日發生、明日見報的時間差,但是新媒體也存在著各種弊端,新媒體信息傳播虛假性不斷出現,各種造謠、丑化、虛構等事件不斷出現,負面現象是新媒體時代網絡監管不到位所引起的。
3.網絡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需要融合,需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互聯網時代是信息高速集聚與傳播的時代,傳統媒體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傳統媒體無法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弊端,所以借助新媒體可以加速媒體傳播力度與擴大范圍,增強信息的相互交流與互動,例如140字的微博短語,短短幾句便可以說明信息,轉發之快、傳播之廣是傳統媒體所做不到的。但是,新媒體沒有傳統媒體嚴格的監管制度,在信息傳播快的同時也存在真實性不穩定的因素,新聞典型報道和深度報道也無法全面展開,所以在增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時,也要增強全媒體時代的相互融合,揚長避短。
二、媒體發展道路中的機遇與挑戰
1.互聯網時代全媒體發展的機遇
新融合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互聯網媒體時代的興起。互聯網時代的媒體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互聯網時代下的傳統媒體插入了更多的經濟價值,突破了紙質行業的媒介弊端,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流通弊端。新媒體借用互聯網,賦予媒體更多的廣而告之的魅力,增強了媒體的多元化與經濟價值,也加速了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傳統媒體擁有強大的受眾群體,上到機關企事業單位,下到平民百姓、社會群體,用戶多、范圍廣,但是傳播速度卻沒有新媒體迅速,所以傳統媒體可以借用新媒體的網絡平臺,增強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2.互聯網時代全媒體發展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是虛擬網絡時代的發展產物,新媒體是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媒介手段,伴隨互聯網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新融合媒體的發展也面臨著各種挑戰。互聯網時代下的媒體行業,需要突破傳統媒體行業時間與空間的滯后性,新媒體行業需要增強新聞媒體信息的真實性,深度和典型的報道增強客戶群體的受眾范圍,增強媒體行業之間的相互促進和參與。所以,互聯網時代下的新融合媒體需要不斷吸取經驗與教訓,才能不斷地發展。
三、互聯網時代下的融合媒體發展趨勢
新時代是網絡的時代,是互聯網的“高鐵時代”,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需要有全方位的媒體做依托,融合媒體的發展需要借助互聯網這個媒介,才能更為高速有序地發展與進步。未來的全媒體發展需要借助行業的發展規則,針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自身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目標。如:傳統媒體傳播速度慢,客戶趨向老齡化,缺少受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管理制度嚴格等;而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多趨向年輕化,用戶之間互動頻繁。《半月談》《人民日報》《光明經濟日報》等等報紙雜志,不僅有紙質的報刊,也已經出現網絡雜志、手機客戶端、微信公共平臺等。電視媒體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網絡電視中,如CNTV研發的網絡電視、PPS網絡電視、QQlive、UUSee網絡電視、數字媒體、云電視等等。多元化的網絡電視與傳統的電視臺同步播放,擴展了受眾群體,增加了與群眾互動的平臺,增加了客戶群體,增強了社會影響力,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的新融合媒體發展需要依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各自特點,選擇適合的媒體發展模式,創造適合互聯網要求的新融合媒體時代。
參考文獻:
[1]范明獻.傳統媒體對網絡時間的輿論引
導.重慶科技院學報,2010.2.
[2]宗蕊.微波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SWOT
分析.新聞世界,2012.1.□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