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棟+張麗君


[摘要]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便利選擇該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A組16例接受泮托拉唑治療,B組16例接受奧美拉唑治療,對兩組患者療效及出血情況、臨床指標進行觀察。結果 A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B組為87.50%,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出血量分別為(161.54±11.82)mL、(101.32±5.68)mL、(13.61±4.18)mL,均較B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B組為18.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均有良好效果及安全性,但是泮托拉唑可快速控制出血量,縮短出血時間,更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奧美拉唑;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b)-01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ome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in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3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6 cases in each, the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pantoprazole, while the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bleeding and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93.75% vs 87.50%),(P>0.05), and the bleeding amount at 1 d, 2 d and 3 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group A was respectively (161.54±11.82)mL,(101.32±5.68)mL,(13.61±4.18)mL,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ome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in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s good, but the pantoprazole can rapidly control the bleeding amount and shorten the bleeding time,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Omeprazole; Pantoprazol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Curative effect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見急重癥,其死亡率達5%~10%[1],隨患者年齡增長而上升,伴有肝腎功能障礙或心臟疾病患者致死風險更高。上消化道出血發生原因復雜,多數為消化性潰瘍所致,若未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發展,極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均為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藥物,但是對于兩者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優劣性尚未明確。該研究對該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對比,探討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A組與B組均為16例。A組: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齡29~79歲,平均年齡(36.2±6.8)歲;潰瘍12例,其他4例。B組: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齡16~92歲,平均年齡(35.8±6.2)歲;潰瘍9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2]:與該研究配合者;對該研究藥物無過敏史者;14~95歲;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嚴重免疫性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控制飲食,給予補液、止血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A組在以上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國藥準字H20083910)80 mg,bid,靜脈滴注;B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奧美拉唑(國藥準字H20059052) 40 mg,bid,靜脈滴注。兩組均連續治療5 d后觀察療效,5 d后無出血可改為口服繼續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參考相關文獻[3]進行療效評估,顯效:治療3 d出血停止;有效:治療5 d內出血停止;無效:治療5 d依然有活動性出血。②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第1天、第2天、第3天的出血量。③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選擇χ2檢驗,[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A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B組為87.50%,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出血情況比較
A組治療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出血量均較B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安全性分析
A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B組為18.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病變部位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隨之啟動血小板凝集與凝血機制,正常條件下可使血液凝聚,從而停止出血[4]。經研究證實[5],pH值7.4以上時,血小板可達到最佳凝集狀態,快速止血;隨著pH值下降,血小板凝聚力也會逐漸下降,pH值低于5.9時,血小板會喪失凝集能力。可見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值,對控制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奧美拉唑屬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廣泛應用于消化道出血治療中,具有顯著療效。泮托拉唑為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該藥有別于奧美拉唑的特點在于對細胞色素P450抑制作用弱,不會對機體代謝造成影響,可應用于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6]。有學者指出[7],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均為常用抑酸劑,可非競爭性、選擇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抑制壁細胞H+-K+-ATP酶活性,阻斷壁細胞中H+轉運至胃內,從而達到控制胃酸分泌的目的,通過減少胃內胃酸,可提高胃內pH值,為止血創造條件。該研究顯示,A、B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3.75%、87.50%,A組雖然較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均有良好的抑酸作用,均對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滿意的治療效果。
有學者研究發現[8-9],泮托拉唑靜脈滴注后,胃內pH值可上升至5.5~6.5,用藥24 h后的pH值依然>3;奧美拉唑靜脈滴注后,胃內pH值為6以下,作用時間較泮托拉唑短。該研究顯示,泮托拉唑組治療后3 d的出血量分別為(161.54±11.82)mL、(101.32±5.68)mL、(13.61±4.18)mL,均顯著低于奧美拉唑組(P<0.05),與以上研究報道結果相符。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均為苯并咪唑衍生物,但是泮托拉唑與質子泵結合選擇性更高,弱酸性或中性環境中作用穩定,持續抑制胃酸分泌時間可達到24 h以上。由于以上因素,致使泮托拉唑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更為確切,可快速降低出血量。且泮托拉唑可抑制H+反滲,從而控制蛋白酶活性,使凝固血塊不易溶解,為創面愈合及胃黏膜修復創造有利條件[10]。
有學者[11]對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的安全性進行比較,發現泮托拉唑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奧美拉唑低。也有學者[12]認為奧美拉唑與泮托拉唑的安全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發現,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0%,與B組18.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提示兩種藥物均有較高安全性。從兩種藥物作用機制可見,泮托拉唑應用范圍更廣,可應用于合并肝腎功能障礙、代謝功能障礙患者治療中。但是對于兩種藥物的量效關系及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綜合上述,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均有確切療效與安全性,但是泮托拉唑抑酸作用更強,可快速控制消化道出血。但該研究例數較少、觀察時間短,結果還需更多大樣本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王玉濤.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師,2012,15(5):693-694.
[2] 許科科.泮托拉唑與中西醫結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比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7):395-396,399.
[3] 鄭冬梅.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治療胃潰瘍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2):2461-2463.
[4] 王瑞雪. 生長抑素及凝血酶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5):123-124.
[5] 陳新貴,許勛良,段禮興,等.生長抑素及凝血酶在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2):307-310.
[6] 譚細生,李剛,王新仁,等. 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30-32.
[7] 侯艾林,賀漢軍,唐建萍,等.上消化性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療的藥效學及藥動學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9):1448-1451.
[8] 施衛英.探討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5):846-847.
[9] 胡運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5):121.
[10] 肖莉.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道潰瘍并出血的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4(2):3-4.
[11] 嚴杏紅.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及愈后的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31):57-58.
[12] 李興豐,陳亞萍.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1):124-126.
(收稿日期: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