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紅
摘要:大數據環境下醫院圖書館的傳統模式受到沖擊,圖書館如何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適應現實的需要,滿足醫院各科室,不同層次人員的需求,最大發揮圖書館的潛能,本文從人才隊伍建設、整合信息資源、個人移動圖書館、微信平臺的使用方面闡述了醫院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大數據;醫院圖書館;讀者服務
大數據(big data,mega data),又稱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的捷徑,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特點: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樣(Variety)、價值(Value)。相對于我們醫院圖書館來說,大數據就要求我們儲存海量的信息,包括豐富的館藏、大量的文獻支持以及相應的保障制度和服務水平。
當下網絡信息服務已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同時網絡信息服務也為醫院圖書館的發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既往的圖書館傳統信息儲存方法、管理體系已不能滿足醫院各科室對海量數據的需求。因此做為醫院圖書館要盡快的轉變思路,發展新的服務體系,滿足新時代醫院的信息需求。
1 圖書館改進措施
1.1人才隊伍建設 圖書館要想發展,人才隊伍建設首當其沖。圖書館在醫院的位置是比較邊緣化的,所以人員配置相對薄弱:年齡大,學歷低,每天進行的是重復性的紙質圖書、期刊的上架、下架,圖書的續借和歸還等傳統性的圖書館服務工作,這在信息爆炸,網絡盛行的大數據背景下是很難生存與立足下去的,它已不能滿足讀者與社會的需要,圖書館要想發展,必須注入新的血液,才能為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提供技術支持。所以,加強相關大數據的人才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2.1.1引進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方面的優秀人才加入圖書館隊伍。
2.1.2對現有圖書館館員、計算機技術人員開展教育培訓(短期培訓、學歷教育、專題講座、學術交流等),使老館員也迅速成長起來,進而構建完備的人力資源庫。
2.1.3多層次、多渠道地聘請 IT 專業人才,制定有關政策制度留住人才,才能提升或維持圖書館信息咨詢高效運營。
2.2整合本院資源 整合各種文獻資源于同一平臺,實現統一檢索管理。
2.2.1把本院已購進的紙本圖書、紙本期刊、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報紙、視頻等各種學術資源整合于同一平臺,實現異構資源的同平臺檢索,讀者可以即時查找、獲取知識文獻,不僅縮短了檢索時間,也提高了文獻的利用率。
2.2.2將檢索框嵌入到圖書館等文獻服務單位門戶首頁,為讀者提供整合多渠道文獻資源后的統一檢索,不但檢索精準,使用方便,同時也提高了文獻服務單位現有資源的利用率。
2.3屬于個人的移動圖書館 定制為本單位的移動數字圖書館,讓圖書館的服務隨時隨地跟在大夫身邊。大夫只要安裝手機APP就可以在有互聯網的時候,隨時隨地查找需要的文獻。如最近瀏覽、當前借閱、個人收藏、熱門推薦等等一系列的移動圖書館服務,讓用戶可以直接方便快捷的在手機上實現以上功能,能夠更加輕松的進行信息瀏覽。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手機網絡瀏覽、手機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使用,這就為用戶創造了一個自由、無限的閱讀空間, 讓每一個用戶都可以以同等的機會去享受圖書館的各種信息服務, 這樣既有利于保持圖書館的用戶保有率, 同時還有利于提升圖書館的多樣化服務模式和品質。并且還能根據本人喜好進行定制,獲取更多信息。移動圖書館可以使醫務工作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且不用擔心傳統借閱流程的繁瑣耽誤時間,更不用擔心副本不足排隊等待而借不到鐘愛的圖書,還可以培養醫護人員的興趣愛好,提高醫風醫德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2.4海量文獻大數據 包括:中文圖書,中文期刊,囊括所有國內正式出版發行過的醫學期刊。外文圖書,外文期刊,基本涵蓋西文醫學期刊。視頻、圖片、文檔、藥品、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專利等類型的海量數據庫文獻。電子閱覽室里網絡服務包括中國醫院數字圖書館(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生物醫學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深圳市邁特思創科技有限公司(外文數據庫)匯雅電子圖書(醫院因特網),超星電子圖書(醫院內網)。可極大地滿足醫生對各種文獻的需求。
2.5微信平臺的使用 微信做為一個免費的通訊軟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豐富,醫院圖書館也不例外。它與手機一樣伴隨24 h暢通,這也為圖書館新消息與新服務的即時傳播提供了保證, 使用戶在使用圖書館過程中,享受新服務更及時便利。鑒于我們畢竟是醫院圖書館,面對的讀者比較有針對性,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讀者注冊的信息進行精準醫學的推送,這種推送的精準性高,實用性強,提升了圖書館服務的質量,得到一線大夫的首肯,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并且讀者可以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可以進行圖書館信息查詢、 個人借閱情況查詢、 館員在線咨詢,智能問答等功能的使用,按時推送新書預告以及各類醫學信息,這已是常態,讓大夫們不再孤陋寡聞,隨時了解知曉我院的最新動態。
2.6服務內容(特色服務) ①專業服務:根據讀者的不同需求,定制個性化整體方案,提供特色專業服務,輔助讀者建立立體式文獻服務系統。②培訓服務:定期開辦醫學搜索使用培訓講座。③技術服務:長期設置技術支持E-mail、網上客服,接受臨床一線的技術支持請求,并幫助讀者解決使用中的相關問題。
3 結論
傳統的圖書館收集與傳播手段在網絡環境下發生了重大變革。以往的服務服務單一,資源老化的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數字化和網絡化對傳統圖書館產生的沖擊,也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醫院圖書館的電子服務平臺逐漸走上歷史舞臺,圖書館正逐漸發展成為從實體到虛擬,從孤立到網絡的模式。醫院圖書館已開始嘗試通過電子數據庫、個性化檢索方式,盡快為讀者檢索、提供所需文獻、快速地獲取最新的醫學信息。總之,網絡信息的使用和普及率以及圖書館中各種新技術的使用已成為了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圖書館信息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也成為了醫院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晁明娣.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情報探索,2016(2):89-97.
[2]王玉龍.利用微信平臺發展圖書館信息服務[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6(8):188-190.
[3]袁紅軍.大數據對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影響及對策[J].新世紀圖書館,2014(3):29-35.
[4]高瑾.大數據與圖書館建設[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1):89-91.
[5]查繼紅.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刊,2014(6):79-82.
[6]遲明.創新并改進醫院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討[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11:76-93.
[7]鐘潔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2:53-55.
[8]孫大華,左紅梅.圖書館的網絡建設和發展[J].現代醫院,2005(9):143-144.
[9]王曉佩.淺談基層醫院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衛生職業教育,2011,12:137-138.
編輯/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