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濤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這部理論,我們不但不能丟,還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將其精華部分傳承和發揚下去,即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從嚴治黨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實際運用。從嚴治黨的提出不是憑空而至的,它是針對當今黨的具體實際來提出的。本文將從從嚴治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系、從嚴治黨的主要內容及偉大意義來闡述,旨在讓讀者了解從嚴治黨的理論根基及其正確性、可操作性。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從嚴治黨 作風規范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概念及與從嚴治黨的關系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概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是一個理論,而是包括多個科學理論在內的一個體系。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從嚴治黨的關系
從嚴治黨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需要從嚴治黨這一偉大實踐,從嚴治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理論與實踐、指導與被指導、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
1.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意識形態上的一種概念,它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前人通過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得出的結論,是被實踐證實為正確的思想理論,是智慧的結晶。從嚴治黨,是中國當代領導人們,根據中國目前發展狀態和態勢,分析目前黨內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做出的實踐性的舉措,歸根結底從嚴治黨是一種實踐性的舉措。
2.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在哲學中,理論與實踐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正確的理論會促進實踐向著積極的、正確的方向發展;錯誤的理論會阻礙實踐的發展,甚至會將實踐引入不可預料的歧途,造成無法挽回的、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被實踐證明為正確的理論,它可以指導從嚴治黨這一實踐行動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3.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從嚴治黨這一偉大實踐的發展,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從嚴治黨有可能走上偏路。反過來,從嚴治黨這一實踐,有成功的、可取的部分,也有失敗的、須拋棄的部分,不論成敗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
二、從嚴治黨主要抓什么
(一)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
思想建黨是中共的政治優勢,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十八大之后,針對黨的建設實際,習近平突出強調二者的緊密結合,明確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習近平指出:“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1]思想認識問題一時解決了,不等于永遠解決。
(二)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的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習近平指出:“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
(三)從嚴管理干部
習近平指出:“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因此,要“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
(四)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持續深入改進黨的作風
作為執政的黨,黨的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習近平指出:“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黨的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黨的各方面“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就要及時整改。
三、中國當代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
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從嚴治黨是國家領導人從中國當下的實際出發做出的重大舉措。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門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好人主義、個人主義盛行,有的是搞家長制、獨斷專行,以至于一些人不知黨內政治生活為何物,是非判斷十分模糊。在這種情況下,把黨內政治生活在全黨嚴肅認真開展起來,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總結黨自身建設的經驗與借鑒世界其他政黨經驗相結合,回答了從嚴治黨的理論來源
中國共產黨重視和善于總結經驗。現在,黨已經完成了兩大歷史性轉變,即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轉變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轉變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黨自身也面臨黨建制度改革,黨自身也必須具有開放性,必須在不斷總結自身建設經驗的同時,善于總結世界上其他政黨,尤其是許多大黨老黨失去執政地位的教訓,從中探索政黨政治的一般規律,促進黨的自身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二)把從嚴治黨納入治國理政戰略布局,回答了為什么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抓住從嚴治黨,就抓住了治國理政的關鍵。習近平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黨治國理政戰略布局,作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回答了全面從嚴治黨誰來抓的問題
落實主體責任的關鍵是用好追責機制。習近平指出:“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出了問題,就要追究責任。決不允許出現底下問題成串、為官麻木不仁的現象!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能明哲保身。
參考文獻:
[1]《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15頁.
[2]《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60頁.
[3]《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92頁.
[4]《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