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陳旭堂?藍鶴翔?蔡小云
摘 要:商學院創新工場實踐基地是進行大學生創業、創新、創意實踐場所、學科競賽、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走產學研結合道路,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衡量學院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本著“精細管理求效益,創新機制促發展”的管理目標,商學院創新工場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動創新人才的培養。初步形成了以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具有商學院特色的的實踐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關鍵詞:創新工場;精細化管理;實踐教學
商學院創新工場為麗水學院首批校內創新實踐基地,致力于培養商科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使課堂理論教學得到有效的延伸,通過學科競賽、科學研究、項目實踐、專業論文等活動的開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不同學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形成了以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具有商學院特色的的實踐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基地人員結構
實踐基地人員組成:實踐基地項目建設負責人、實驗員、實踐基地指導老師(專任教師)。指導大學生創業、創新、創意實踐活動。實踐基地項目建設主要負責人負責實踐基地工作的整體安排,實踐基地預算的控制、實踐基地建設規劃。實驗員負責實踐基地水、電、門、窗日常的安全工作、基地實驗器材的保管工作、教學實踐基地對學生清潔衛生、安全工作的監督和實驗器材的清點與破損登記、補充。負責其日常的保養維護,保持清潔、整齊。負責實踐基地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實電源符合儀器設備的電壓和功率要求,經常檢查其完好性,發現故障,要及時檢修。室內準備適量滅火用沙袋和適合于不同性質火災的滅火器。協助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在學生實驗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輔導和答疑;負責教學實驗室的規劃、設置、功能分布;負責實踐基地規章制度的落實;協助實踐基地負責人及指導教師及時總結實踐基地建設的經驗和教訓;主動、積極參與實踐基地的創新改革。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編制新開實驗的大綱、實驗指導書、課題、教材編寫及科研論文的撰寫。
商學院創新工場指導教師團隊是一個高職稱、高學歷的科學研究隊伍,具備很強的學術科學研究能力,多位教師榮獲全國電子商務競賽和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有豐富的執教經驗和理論知識水平,具有豐富的競賽指導經驗和創業管理的實踐經驗,業務能力較強。其中50%為年輕教師,專業水平高,發展潛力大。實踐基地指導老師崗位職責:保質保量地完成實踐基地負責人分配的實踐基地建設任務;指導學生過程中有責任保證實踐基地設備的完好使用,設備使用有問題可以請實驗人員進行協助。
二、精細化日常管理
實踐基地時刻保持文明整潔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各開放實驗室制訂的學生實驗守則、主要操作規程等與實驗室工作秩序直接相關的規章制度上墻。為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探究、學習需求,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實驗室的資源優勢,促進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實訓中心通過申請不定期向專業內的師生開放。開放申請及管理細則如下:
申請細則:為了滿足指導學生創新實驗、參加學科競賽、畢業論文以及教師科研需要,實踐基地就實驗室開放時間、開放場所基地建設負責安排實驗人員負責管理。在節假日或休息時段開放時,由實踐基地安排人員負責管理或由指導老師自行負責管理。
管理細則:(1)實踐基地建設負責人全面負責實驗室的開放工作,妥善安排實驗人員負責實驗室、設備和物品的管理;負責開放實驗項目審查、學生的管理、開放實驗室的管理。(2)實踐基地的開放著力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和科學創新能力,滿足教師科研改革創新的需求。(3)實踐基地開放期間指導老師有責任保證學生及實驗室的安全。(4)學生進入實驗室,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5)進入開放實驗室的師生要嚴格登記進入時間、所用設備名稱和編號、設備使用狀況、離開實驗室時間,對設備使用有疑問可以請實驗人員協助。(6)開放實驗室內保持安靜、整潔。特別注意安全,做到:防火、防爆、防毒、防電。(7)實踐結束后,整理好設備,關好水電及門窗,方可離開開放實驗室。(8)在未安排實驗人員參與開放管理的特殊時段,開放期間由指導老師直接負責。
三、商學院創新工場實踐基地創業創新氛圍營造
商學院創新工場作為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有其相對獨立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價值追求,基地建設也應體現特色,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能力。通過實踐基地企業文化氛圍營造,深入推進理論與實踐支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立法”,大體有六類現象,即: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習慣氛圍、工作作風、人際關系。建設實踐基地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就是優化育人環境,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營造職業環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種職業氛圍。在精神方面,指導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學生的職業角色意識。實踐基地是營造企業文化氛圍的關鍵場所,拓展性地吸納企業文化,培養學生對今后工作價值的認同感。實踐基地可以將學院的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相融合,汲取優秀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文化內容。如進入開放實驗室,實行登記,嚴格實踐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注意培養與企業員工相同的行為規范。督促學生遵規守紀、按章操作、令行禁止、訓練有素。強化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規范;在實踐基地內感受到濃厚的企業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業化的校園文化教育,領悟到的是企業的嚴格管理,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行為習慣。
四、結語
商學院創新工場通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使課堂理論教學得到有效的延伸,通過學科競賽、科學研究、項目實踐、發明創造等活動的開展,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不同學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依托大學生創新基地,加強與企業建立產學研結對合作關系,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建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實現教學、科研和生產的有效結合,構建商科創新人才的重要實踐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通過精細化管理,充分整合、利用現有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學生活動中心、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等資源,拓展、開發其創新活動功能,在場地、設施、師資等方面滿足了學生開展創新活動需要。
參考文獻:
[1]李 敏,陳旭堂等. 電子商務創新工場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農家科技 , 2016(2).P;382 .
基金項目名稱:商學院創新工場。文件號:麗水學院2015年大學生校內創新實踐基地重點建設項目(麗學院辦【201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