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立平
摘 要:隨著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從學科的特點出發,既要注重生物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他們生物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促進他們生物思維的深入發展,從多個角度出發探究生物知識,促進他們生活創新思維的發展,深刻理解教材內容,推動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多樣化教學;高中生物;探索;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92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深入領悟教學理念的真諦,在教學過程中堅持踐行新的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活躍、自由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在主動意識下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在遇到疑問時積極主動地進行解決,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多樣化的教學高效進行。
一、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創新教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到他們的學習中,用豐富的生物知識引導他們,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生物知識的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發揮他們的思維創造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素質教育中,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時,不能只關注優秀學生,而是要關注全體學生,針對他們的不同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指導,讓每個學生都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產生學習動力,發揮探究積極性,深入分析生物教材中的內容,促進生物探究能力的提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同時,要鼓勵他們進行積極地思考和分析,通過生物理論知識和生物實驗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生物思維的發展,高效地完成生物學習任務。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還擔任著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啟發職責。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通過閱讀、思考、分析領悟教材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包括很多和生活相關的知識,在教學這些知識時,教師可以把生物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中探究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結合生活情境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物知識的作用,激發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地探究教材內容,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例如,在教學了“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位學生的血檢指標進行提問:如果這個學生生病了,要輸生理鹽水,要輸入多少濃度的生理鹽水合適呢?在生活化的問題下,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他們再次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對生物知識有了深刻理解,順利解決了教師所提的問題。在生活情境中進行教學,給學生創設了趣味性的教學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積極的探究心態下進行學習,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他們的生物綜合能力在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中達到新的狀態,實現高效的教學效率。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隨著多媒體進入到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讓他們對教材中的內容產生興趣,運用活躍的思維主動分析知識,加快對抽象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教學“細胞增殖”時,教學重難點內容是: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的變化特點。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有絲分裂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觀看動態的分裂過程進行學習和思考,使他們理解有絲分裂的各時期是為了研究方便人為劃分的,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促進知識的重新構建,加快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促進他們生物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開展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合作學習是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合作任務,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探究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發揮對小組合作的重要作用,各司其職地完成合作任務,能夠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分組時,教師要把不同能力的學生分到一組,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相互幫助和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合作中獲得發展和提高,高效地完成合作探究任務。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如何把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讓他們在積極的生物實驗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制定出小組長,并在小組長的組織和安排下,讓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負責操作活動,讓理論知識較強的學生負責記錄和總結。通過小組成員的團結合作,使實驗操作能夠順利進行,讓他們通過實驗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進行“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時,教師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自己準備實驗所用材料,認真閱讀實驗操作步驟,為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先通過討論分析實驗操作步驟,并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開展實驗活動:1.實驗材料是否只能選用洋蔥外表皮細胞,其他植物細胞可以嗎?2.盡量選用紫色部分的意義何在?3.實驗試劑,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試劑嗎?通過問題的指導,讓小組成員進行了積極思考,他們在實驗操作進行嘗試,通過實驗操作解決了教師提出的問題,使他們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實現了高效的合作學習。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從生物學科的特點出發,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掌握生物知識。在生物教學中,教師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生物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進行認真觀察、深入思考,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實現生物課堂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劉殿花.生物實驗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2010(11):36-37.
[2] 吳功文.如何加強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