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加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但是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看,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創新對策,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45-01
1.前言
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在初中教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語文教學可以培養中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增強其思想道德與文學素養,并促進其思想精神健康成長,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由此可見,加強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和創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實踐,分析其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創新對策,希望對教學研究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2.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新課改的新理念未能落實到課堂
雖然新課改已經逐漸深入實施,并且各級教師都經過了認真的學習和研讀,也樹立了一定的新理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工作中,更多的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復習、新授、小結、鞏固、測試等教育教學環節仍然被大多數教師應用,導致新課改教學理念未能真正落實到課堂中,發揮其真正的效果和價值[1]。甚至還有一些語文教師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仍然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很多教師存在根深蒂固的“教師中心”和“課本中心”的觀念,難以改變。
2.2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
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倡教育形式要具有創新性,但是一些教師存在在教學中過于追求教學形式多樣化和新穎性,而忽視了將教學方法更好的與課堂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有機聯系起來,導致課堂教學難以發揮有效性,且容易與教學目標脫節。例如,在教學中存在將小組合作方式應用于所有教學內容的課堂教學中,未能系統的思考和設計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小組合作、小組交流中的討論主題是否明確、小組成員的 組成中是否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和基礎知識以及教師如何主導和參與組織合作交流等,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對策
3.1將新課改理念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要“以人為本”,只有形成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才能在教學工作中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情緒,并采取有效的途徑進行調節,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這一學科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還可以激勵學生攀登科學高峰的人生追求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知識的教育與人的教育真正的結合起來,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2]。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全方位、多視角的圍繞學生這一中心,真正將新課改理念內化到教學中,并使其轉化成為自己教學行動的思想靈魂和指南,以推動形式下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實施。
3.2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形式
在教學形式上要積極探索教學規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新型教學方法的力度,并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選擇和運用。首先,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根據本次課堂需要教授的內容來設計與之相關的有趣的開講內容,例如典故、趣事、寓言、故事、逸事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其次,教師應提高自身語文素養。語文教學要想行之有效,必須要全面掌握教學內容和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拓展教學。最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初中語文課堂中創新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主要有小組學習法、互動教學法、提問式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師應對這些教學方法有正確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
4.結束語
以人為本、能力本位、學習方式變革和創新教育四個最基本的理念構成了課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在今后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正確認識并對待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相應對策予以解決,以提高語文教學時效性和教學質量,推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林添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15(4):59-59.
[2]羅倫.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創新性教學策略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5(2):23-23.
[3]喬蘭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困境及創新策略探究[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 2016(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