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福生
摘 要:當今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社會的經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產生了沖擊,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實現最優化的英語教學,培養學生高容量、高密度的識記能力和辨認能力。多媒體在英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英語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05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有條件的地方,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做到“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資料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那么,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日常英語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呢?近年來,本人嘗試運用網絡、課件等多種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英語教學,使多媒體技術融合到英語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訓練中。
一、聽在多媒體
聽力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的聽力不能僅僅只停留在音、字、詞的基礎上,實際上我們平時的聽力是以句子、篇章的形式出現的,那么,在這種聽力下,簡單的音、字、詞的堆砌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我們必須給予學生聽力方法上的指導。聽前,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瀏覽一些與聽力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以及熟悉的圖片,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和生活經歷,使其對聽力內容有初步的感知,對聽力內容有一定的預測,做到心中有數。聽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播放聽力材料,或下載與教材配套的聽力材料,這樣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避免了教師各自發音的缺陷,確保學生聽到純正地道的英語。我們還可以利用語音室,讓學生戴上耳麥聽英語,減少了外界的干擾,通過反復、慢放來提高聽的質量。而在平時的聽力課后,我會為學生播放原聲的《冰河世紀》《馬達加斯加》《海底總動員》等,每天上課前幾分鐘,我也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和MV,鼓勵學生暫時聽不懂跟不上沒有關系,關鍵要在形象、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感受英語、體會英語、觸摸英語,逐漸形成英語的語感和習慣。
二、說在多媒體
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開口說英語,用英語做事。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學了十幾年,還是“啞巴”英語。究其原因,就是沒有開口說英語的語言環境,而多媒體技術就為英語的口語教學提供了廣闊而真實的空間。比如,操練對話一直是練習口語的途徑之一,但傳統教學中的復述、背誦、表演使學生只是在機械地操作,缺乏創新和自主性。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本中靜止的畫面制成動畫的對話情景,讓學生看著動畫,隨著畫面的變換配音,讓他們用英語描述,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交際性練習。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對話用手機錄下來,過幾天去聽聽自己的錄音,然后再錄一次,試試找出差別和進步,這樣學生既感到新鮮,又可以體會到真實的進步。
另外,現在的學生們都會使用網絡的聊天工具和各種交流平臺,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和同學、老師、其他愛好英語的網友,甚至是外國人用英語去交流,在這種虛擬的情景中,學生們不用害羞,不用害怕說錯,會愿說、樂說,使說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三、讀在多媒體
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會讀,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一種有效方式。多媒體技術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廣泛新穎的閱讀題材,同時運用它集文字、圖片、聲音的多功能,提高了英語課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并且,現在的網絡上有很多英文類的電子雜志和書籍,包括小說類、音樂類、體育類等等,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篩選出適合他們年齡段的一些讀物,在這個范圍內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適合自己的電子讀物。在讀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分享自己的讀后感:讀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收獲,這樣有了興趣的基礎,有了分享的喜悅,有了讀后的滿足,學生既感到有趣,又能提高閱讀能力。
四、寫在多媒體
傳統的英語寫作訓練單調乏味,教師一般是讓學生就一情景寫作,學生往往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或者寫出的話漏洞百出,毫無章法。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從入門階段的看圖說話、寫話開始,讓學生用眼睛看圖,用腦袋想圖,用手寫圖,配合聽、說訓練,實施作文起步教學。而課堂上的圖片可以是老師、學生在課外、家中、旅游途中即興拍下的照片,然后上傳到電腦上,也可以是互聯網上最近發生的熱點話題,比如深圳的山體滑坡事件,比如我們身邊的霧霾現象,當學生看到圖片和新聞視頻的時候都會感到震撼,從而有感而發,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資料庫。這樣的話題來源于生活,學生們能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話。教師還要增加一些生動有趣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用法和語法功能,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作文批改后,我們可以挑選出一些優秀的文章幫助學生上傳到一些原創的文學網站,使更多的網友分享和交流,也可以利用作文的情景布置一些任務,比如編排小品、話劇等,然后全班評比出最好的表演攝錄下來,上傳到土豆網、優酷網等視頻網站。可想而知,當學生看到自己出現在網絡里有多興奮、多活躍,他們的積極性有多高。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且在這種再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反復記憶,反復修改,反復練習,寫作水平逐漸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術正如火如荼地生長著、發展著,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彌補傳統英語教學的不足,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以多樣化的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變革,也是挑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它,要適度地利用它。這是一個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相信經過全體英語教師的努力,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方面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孫桂芹.淺議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23):140-141.
[2] 樊雁冰.淺析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英語教學[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