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茗芳++程兆兆
摘 要:近年來,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國內高校逐漸提升對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視程度。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提升了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社會對于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更加明顯。本文首先分析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進而提出相應的人才培養策略和方法,為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教學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前言:
由于國內教育體制改革,素質教育發展迅速,許多高校也結合實際情況對自身完成重新定位,跳出傳統教育理念,以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為教育重點。國內開設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高校很多,對于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重點研究課題。在相關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通過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對外企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文對如何培養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
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培養的人才一般包括商務人才和管理人才兩種,其各自性質不同,對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一)商務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
首先,商務人才必須具備理論知識基礎。要學習的理論包括經濟學理論,管理知識等。只有掌握相關理論,才能夠完成對經濟現象的分析和對相關政策的解讀。其次,商務人才應當了解市場,掌握商品知識。以便完成客戶群建立,商品拓展工作。第三,商務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會計核算能力和報價能力,清楚知曉報關程序和流程。第四,要求具備基本的報檢技能,掌握運輸和相關保險知識。最后,商務人員還應當對國際商務活動及有關形式具備清晰認知,能夠完成外貿單據的填寫和各類證明的制作。此外,商務人員還應當擁有相應的語言能力,具備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
(二)管理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
管理人才主要負責管理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及對外貿易工作,除此之外,還涉及部分商業管理及涉外公司對外貿易業務管理。結合其工作內容,對其能力基礎概括如下:首先,與商務人才一樣,管理人才也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如管理學基礎知識,經濟學理論知識等。保證能夠完成分析經濟現象工作。同事具備管理經濟活動,貿易活動的能力。其次,掌握相關的國際經濟專業知識和貿易知識,具備解讀各類貿易政策,相關規定的能力。第三,了解并掌握各類經濟貿易活動環節,負責管理相關業務。第四,熟悉市場知識,能夠預測市場動向,為涉外公司提出相應的經營管理建議。最后,還應當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管理信息的能力和計算機能力,能夠在日常貿易活動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二、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則
(一)堅持與市場的緊密聯系,將就業作為培養導向
建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選擇課程開設和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都應當堅持與社會發展方向,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需求保持一致,與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緊密結合,將就業作為培養根本導向。開設本專業的高校應加強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就業市場的調查分析,依據市場變化對專業定位,招生規模等因素進行調整。
(二)堅持素質培養,確立能力的根本地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綜合型素質,以此為基礎才能達到相應的能力要求。人才培養工作過程中,無論是培養目標的確定,教學環境的設定,教學工作的開展和管理,相應的改革創新等,都要堅持以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為中心,同時保證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國際經濟貿易發達的國家以往經驗表明,堅持理論結合實際,學校教育和企業培養深度合作能夠有效提升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此外,作為經濟學范疇內占據重要地位的學科,應當給予科研工作高度重視。
三、構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
(一)完善課程建設
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設置占據核心地位。設置課程應當結合崗位需求,堅持專業理論,文化素質,實際應用相結合,制定出完善的課程體系。學習這種課程體系的學生能夠掌握符合要求的理論知識,具備熟練的職業技能,表現出更高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更加符合用人單位需求。
(二)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實踐教學能夠很好的衡量教育質量。作為忠實動手能力的專業,實訓環節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過程中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必須達到相關標準,表現出一定的先進性,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實訓環境。無論是單項實訓還是綜合實訓,保證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升實戰能力。
(三)加強外語培養力度
對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不光是課內教學,還要注重課外訓練。課堂教學除基本知識傳授外,應適量增加聽說課程比例。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外語原版電影,并通過劇情討論等形式激發學生外語學習熱情,提升聽說能力。課外教學可以成立相應的語言社團,組織各類活動和比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結束語
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國家對外貿易的加強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國內開設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為對外企業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對人才的重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首先結合實際需求,對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保障人才培養定位的準確性,隨后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實施培養工作,最終達到提升人才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對策探析——以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為例[J].職業時空,2011,07(8):67-69.
[2]袁莉,張鳳華,劉波等.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創新素質培養模式探析——以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4):132-134.
[3]楊芳,矯萍.市場細分視角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多層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實施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2):21 -22.
[4]石衛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新思考——以淮陰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1,(1):242 -243.
作者簡介:
陳茗芳(1984.08-),女,漢族,江西新建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教育研究。
程兆兆(1979.07- ) 女 漢族 湖南湘潭人 講師,碩士 ,講師,從事企業市場營銷、策劃推廣、銷售技巧培訓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