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鈺萍
摘 要:習作批改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不斷研究習作的批改方式方法以及批改途徑,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鼓勵及褒獎,讓學生的靈性飛揚、個性彰顯,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年;習作批改
一、從教師對習作批改要求來看:應該注意適度寬松,不宜過于嚴格
新課改之前,我們將小學生的寫作叫做“作文”,新課改之后,改為“習作”。我們不難發現這里面對小學生習作要求的改變。“作文”重在“作”,“習作”重點在于“習”。小學生不僅通過課文學習,從中學習寫作的方法,還要通過習作課的學習和學生的自我研習,提高自身習作能力。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兩者的要求進行嚴格的區分,甚至批改時過于嚴格。這無形中給學生習作增加了壓力,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習作的要求。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不能對學生的習作提出太高的要求,只要小學生樂于動筆,記錄自己真實的經歷,抒發真實的感受,習作的思路清晰,有一定的結構,就是一篇好的習作了,應當受到教師的表揚。例如,我在平時在習作教學中只提三點要求:第一,字跡工整書寫規范;第二,注意平時積累與觀察;第三,寫自己的親身經歷的人和事與真情實感。學生只要達到一定水準,我就加以鼓勵。我認為,學生的習作只要有真實的體驗和真誠的表達,就足夠了。因為,千萬不能讓小學生在起點就對習作害怕。
二、從教師對習作個體評價來看:應該注意個體差異,不宜過于求同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自然不能一概而論,實行無差別的習作評價,否則會嚴重影響小學生進行習作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所以,對學生習作的差異性評價是教師批改習作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教師對習作基礎偏差的學生則要善于發現優點,抓住一兩個亮點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例如,我在一個習作水平偏差的學生的習作中,發現他恰到好處的使用了三個成語。這時,我就在這些詞語旁邊寫上這樣的評語:“成語用得到位,值得表揚,希望增加積累。”還有一個學生寫了一小段與同學糾紛的心理獨白,我在習作邊上寫上這樣的評語:“寫出了心里想說的話,真切。”這樣一個小小的尊重學生差異,或許就能點燃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看到習作提升的希望。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和不一樣的心理表達。
三、從教師對評語的走向來看:應該注意幽默詼諧,不宜過于生硬
對學生的習作評價來說,幽默詼諧是拉近學生習作實際水平與習作要求距離的紐帶。在作文批改加進幽默詼諧的批語,也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于教師批語走進學生心理。幽默詼諧的評語能讓學生在詼諧和‘t俞說中接受教師的習作批改建議,使學生及時做出態度上或行動上的改變,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例如,我在一次習作批改的過程中,發現有位學生的作文錯別字很多,簡直讀不下去。我為了鼓勵這位學生,在學生的習作本上寫上這樣的評語:“你給老師出了一個字謎游戲,老師猜了好久才讀完你的習作,希望你下次不要在用這樣的方式來考驗老師了。不認識的字多請字典先生,好嗎?”這樣的評語,既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習作的意見,同時又避免了生硬的批評,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后來,這位學生在習作上錯別字明顯少了,還養成了勤查字典和愛閱讀的好習噴,并且在習作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幽默詼諧的評語有效預防了過于生硬批評可能出現的反作用。同時,這對學生的尊嚴也是一種保護。
四、從教師對評語的態度來看:應注意溝通商量,不宜過于武斷
“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在我看來,小學生的習作其實就是要求小學生自由地寫自己經歷過的人和事,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用小學生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領悟世界。小學語文教師不能以成人的角度去體會學生眼中的世界,不能以成人的思維去判斷學生心靈的記錄,更不能在習作的批改中按照教師自己的思維定格學生眼中的世界,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力的形成和習作素養的養成。對于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習作,小學語文教師在寫評語時應該予以商量的口吻,建立與學生商量溝通的橋梁,這樣讓學生感覺受到了尊重,使教師成為了學生的朋友。而且,在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增加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的建議,樂于做出改變,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經常利用講評課或面批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我的體會是,教師的溝通態度決定學生的習作態度。
五、從教師對評語的褒貶來看:應注意褒獎為主,不宜過于貶斥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將影響到學生對自己習作的態度與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褒獎的評語能夠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因此,對學生習作的評語,教師應該以褒獎為主。當然,對學生習作褒獎并不意味著教師不能指出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而是在指出問題的同時,首先肯定其中的優點,因為任何一個小學生完成一篇習作,對這篇習作都是充滿期待的。心理學研究認為,期待值與成功率是成正比的。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積極的評價,當教師的評價低于他們的心理的期待時,就會打擊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習作的“幼芽”。學生習作中一個詞、一個句子、一段心理的描寫恰到好處,都是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的“細節”,并把它作為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關鍵點。所以,教師在批改習作時,一定要善于發現學生一點一滴的優點,同時評語進行褒揚,讓學生體會到習作成功的“成就感”。
六、結語
對于高年級語文習作批改來說,生活是習作的源泉,閱讀是習作的溪流,只有兩者之間實現了相互結合,相輔相成,才能讓學生在習作方面更上一層樓,有效推動小學習作批改水平的提升,進而提升學生在習作方面的興趣,讓寫作教學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1]喻嬌。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批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18):258.
[2]薛翠麗。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批改策略[J]。讀與寫,2011,(09):143+149.
[3]吳燕飛。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批改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讀與寫,2015,(04):180.
[4]方迎。新課改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