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義兵
摘要:目的 研究在跟骨術中預防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擇2006年1月~2016年1月醫院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94例,均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后,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預防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治療。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患者術后切口的愈合情況,發生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情況,以及相應治療后的恢復情況。結果 患者術后切口一期愈合率為91.49%(86/94),發生切口皮瓣壞死及感染率為8.51%(8/94),經相應治療后,均在1個月內愈合。結論 在跟骨術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情況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跟骨術;預防;皮瓣壞死;感染
跟骨骨折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骨折類型,在所有的跗骨骨折當中,占比約為60%,在全身骨折當中,也占到了5%左右的比例。其中大部分為關節內骨折,同時有一部分骨折可能伴有跟骰關節損傷。跟骨骨折主要是由于足部受到猛烈撞擊造成,在臨床上主要采用跟骨外側入路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而在治療的同時,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情況,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和切口愈合。基于此,在跟骨術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預防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的發展,取得更為理想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2016年1月醫院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在21~57歲,平均年齡為(36.4±2.5)歲。受傷類型主要包括扭傷、車禍、高處墜落等。患者骨折到就診時間在30 min~7 d,平均就診時間為(2.4±0.4)d。所選患者經入院檢查均為跟骨骨折,所選患者中,不包括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性疾病的患者,不包括患有手術禁忌癥的患者,不包括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患者。所有患者的就診時間、受傷原因、年齡、性別等,對研究結果均無影響。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進行基本的常規護理。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時間為1 w左右,常規采用TDP、中頻脈沖電等方法進行治療,2次/d,30敏/d。在患肢踝關節跖屈90°,外翻5°位置進行石膏固定[1]。術后2~3 d視情況將橡皮引流條拔除,1 w~2 w左右將外固定石膏拆除。術前第1 d使用復元活血湯加味方,藥方為:丹參12 g、木通9 g、茯苓9 g、酒大黃15 g、甘草6 g、瓜蔞根12 g、紅花9 g、桃仁9 g、當歸9 g、柴胡9 g,以利水消腫、活血化瘀。術后4 d使用和營止痛湯加味方進行治療,藥方為:甘草6 g、木通6 g、血竭10 g、沒藥6 g、乳香6 g、烏藥9 g、續斷12 g、桃仁6 g、陳皮6 g、蘇木6 g、川芎6 g、當歸9 g、芍藥9 g,以祛瘀生肌、活血通絡。術后9 d使用十全大補湯進行治療,藥方為:肉桂0.6 g、黃芪30 g、白芍12 g、熟地黃12 g、川芎6 g、當歸10 g、灸甘草5 g、茯苓12 g、白術12 g、人參10 g,以補氣血。以上藥方均1劑/d,用水煎服3次,取200 ml藥液,分3次服用[2]。
1.3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術后切口的愈合情況,發生皮瓣壞死及感染的情況,以及相應治療后的恢復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字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治療后,患者手術切口一期愈合86例,一期愈合率達到了91.49%。有8例患者發生了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在手術切口轉角位置,發生了少許軟組織壞死的情況,面積在0.5~1.0 cm以下,發生率為8.51%。對這8例患者繼續按期內服中藥,手術切口部位皮瓣壞死處均未發生明顯的感染情況,切口皮瓣壞死面積未發生顯著擴大,手術切口均延期愈合,愈合時間在1個月以內。
3討論
跟骨骨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通常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在跟骨術手術后,由于一些原因,可能會出現切口轉角位置皮瓣壞死的情況。如果創傷到手術之間的時間間隔越長,切口發生皮瓣壞死的幾率越大。在全層縫合傷口之后,切口張力越大,發生皮瓣壞死的幾率越大,而骨折程度越嚴重,切口產生問題的幾率越大。如果術中進行植骨操作,容易造成切口骨膜下積液,對切口愈合產生影響[3]。此外,術中及術后吸煙,也會影響患者的切口愈合。在手術操作中,精細操作程度,同樣會對術后切口愈合產生影響。基于此,在術前,應當囑咐患者禁煙,并適當使用活血消腫的中藥湯劑,在傷后7 d之內,應盡早進行手術。手術切口的位置宜選擇患足外側皮膚紅白交界線的位置,術中盡量采取銳性切開,并適當加大切口轉角處弧度,跟骨骨膜下要整塊銳性分離皮瓣,同時不要對皮瓣進行反復牽拉,防止切口皮瓣微血管形成血栓。使用克氏針鉆孔在踞骨固定分開切口皮瓣,將跟距關節完全顯露。
在手術切口縫合中,適當外翻踝關節跖屈部位,防止手術切口產生張力。術后放置橡皮引流條,將皮瓣下積血徹底排除。對手術切口進行加壓包扎,防止皮瓣下積液的發生,確保切口皮膚干燥,對滲濕的切口輔料進行及時更換。術后應對患足傷口位置進行常規治療,并在術后早期服用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的中藥湯劑,將手術切口位置的軟組織水中消除,并對切口周緣皮膚微血管閉塞的情況加以預防[4]。在術后中期,手術切口轉角位置皮膚邊緣容易發白,這是由于皮瓣下積血滲出對皮緣血供造成影響。可內服祛瘀生新、活血通脈的中藥方劑,對閉塞筋脈進行疏通,對氣血運行進行促進,將瘀腐組織去除,避免壞死皮瓣缺血情況加重,并對新生肉芽組織皮膚生長進行促進。在術后晚期,如果切口皮瓣發生少許明顯的壞死,將壞死組織清除,并再次對切口進行縫合,使用十全大補湯,扶正祛邪、補氣補血。由于患者長期住院臥床,氣血兩虛,因而使用黃芪、人參等用于易氣,保持氣旺血型暢通,抗邪有力,進一步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皮膚快速生長,增強新生肉芽組織抗感染及免疫能力,促進切口快速愈合。
根骨手術術后預防皮瓣壞死及感染的相關治療中,應在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及原則進行治療,前期主要活血利水消腫,中期主要活血去瘀生新,后期住院氣血雙補、扶正祛邪,效果十分理想[5]。經本文研究表明,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跟骨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預防,患者手術切口一期愈合86例,一期愈合率達到了91.49%。有8例患者發生了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發生率為8.51%。
綜上所述,在跟骨術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術后皮瓣壞死及感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馬輝, 孫建強.應用低旋轉點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復跟骨骨折術后皮膚軟組織壞死缺損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1,06(9):93-94.
[2]李克鵬, 趙合意, 段禮鵬,等.高壓氧在預防跟骨骨折術后皮瓣壞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2012, 07(s1):36-37.
[3]劉占達,馬瑞玲.紅丹通脈組方預防跟骨骨折內固定術后皮瓣壞死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6, 26(10).
[4]張海濤,孔偉,高秀峰,等.氦氖激光照射聯合高壓氧治療在預防跟骨骨折術后皮緣壞死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 2015(27):113-114.
[5]沈勇靈,陳愛民,劉世杰,等.改良外側橫形入路可塑性跟骨鈦板治療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 22(14):2048-2051.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