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吳瑕
【摘要】在新課改的規定中,對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做出了更明確的指導,不僅要求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還進一步強調了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性。除了對英語學習的目標做出明確要求外,更要發展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為達到新課改中的這一學習要求,對高中英語教學做出改革,運用更多元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式顯得迫在眉睫。而本文將探討的主題:任務教學法,則是有效達成新課改中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新型教學法之一,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進行研究,使高中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讓學生學好英語、學活英語,真切感受一門語言的精髓。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 高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08-01
聽、說、讀、寫作為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教學法不僅能提高這四項技能,還能培養這四項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英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在情境實踐中得到提高,不僅學習到語言的外在形式,更能真切感受到英語的人文性及精髓,使英語成為“更有趣”的語言。
1.課前任務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以學生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將其他學科和英語學科進行巧妙結合,增加學生英語知識的儲備,發展語言技能及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2.要明確課堂任務的目標
關于聽的任務:例如,在學習Book 4 Unit 3 Using Lan guage 里的Listening時,布置明確的任務:(1)要求學生對照練習2中的表格,口頭練習打電話和邀請的一般用語(2)設置情境,進行小組分配,指導學生編對話,如提出主題:How can you invite your friends to the Chinese festival by making a phonecall?指導各小組進行討論后進行編寫對話。(3)鼓勵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對話。
關于說的任務:例如,在Book 7 Unit 4“Cloning”,Reading時,教師在學生閱讀并理解文章意思后布置以下任務:以“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為主題,組織一場辯論賽討論克隆動物的利弊,把學生分為正反方,正方觀點認為克隆利大于弊,第二組認為克隆弊大于利,分組又細分為四人小組進行討論,交換意見,列出整理要點。辯論以正反方輪流派出四人小組代表進行自由發言的形式進行,由教師來主持并控制發言時間。
關于讀的任務:在教學Book 4 Unit 6“The power of nature” Reading時,教師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和目的去閱讀課文,并找出相關句子。
關于寫的任務:在高中英語寫的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寫作練習從“量”轉化到“質”的改變,以流暢的語感為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3.具有開放、創造性的課后任務
課堂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但布置好課后任務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內化課堂知識,學習英語。課后任務可以是具體也可以是抽象的,結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可以給學生布置社會調查、設計出游計劃等社會實踐,用英語完成調查報告與分析,帶回課堂中分享講解,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之余,對課堂中學習的重難點也得到了靈活運用練習的機會使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牢固。
4.遵循任務教學法的原則
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探尋者,教師要謹遵任務教學法實施的原則:語言教學的真實化及課堂的社會化。教師通過設置一系列的語言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為了運用而學,以課堂為載體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在這種真實生活中的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英語應用的能力。
要將任務教學模式真正融入到高中英語課堂中,而不是“走過場”“走形式”,教師們要花更多的心思將教學內容研究透徹,轉變傳統教學中作為課堂主導的角色定位,要有意識的在課堂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讓學生有表達自我、傳達想法和交流的機會,真正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生活技能,丟掉“啞巴英語”,把英語學活。教師在進行任務教學時,要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任務教學的理念靈活結合運用,保證任務教學法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金舜英.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1(1).
[2]羅凌.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