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心臟標志物檢測應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來我院進行心肌梗死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作為實驗組,同時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人員70例作為常規組。對兩組進行心肌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紅蛋白的檢測,比較兩組成員在各方面的檢測結果,并觀察各項指標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結果 實驗組體內的心肌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紅蛋白的含量均要高于常規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為73.64%,敏感性為88.72%;心肌肌鈣蛋白的特異性為97.33%,敏感性為87.25%;肌紅蛋白的特異性為95.37%,敏感性為86.12%,三個檢測指標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結論 心臟標志物檢測應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中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能盡早的對急性心肌梗死進行確診并治療,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心臟標志物;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價值
當人體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的并持續性的缺血以及缺氧時,會引起心肌的壞死,從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1]。由于該病具有急性的特點,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臨床診斷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研究探討了心臟標志物檢測應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現得出的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來我院進行心肌梗死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作為實驗組,同時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檢查的人員70例作為常規組。常規組中男39例,女性成員31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60±4.3)歲;實驗組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37~80歲,平均年齡(58.5±4.1)歲。實驗組患者在臨床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胸前疼痛,并同時伴隨有胸悶和氣短的癥狀,平均持續的時間為(17.6±5.7)h。兩組都沒有外部創傷、癌癥以及急性或慢性感染的癥狀,兩組在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兩組之間的數據具有比較的意義。
1.2方法 對實驗組和常規組進行心肌肌鈣蛋白,肌紅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檢測,具體方法為:在兩組成員處于清晨的空腹狀態時,抽取其靜脈的血液2 ml,在采取血液樣本后立即進行血清分離的處理,并放置在溫度為-20℃的環境下等待檢測。對于心肌肌鈣蛋白和肌紅蛋白采用雙抗體夾心法來進行檢測,用快速免疫的檢測儀器來將其直接放置于發光的免疫中進行分析;而肌酸激酶同工酶則采用免疫抑制法來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 對實驗組和常規組的心肌肌鈣蛋白、肌紅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并觀察以上三個檢測指標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計量的資料采用(x±s)來表示,計數的資料則使用百分比來表示。以P<0.05為標準,表示兩組之間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心臟標志物的含量比較 經過檢測,在心肌肌鈣蛋白的含量方面,實驗組為(5.13±1.14)ng/L,常規組為(2.54±1.10)ng/L;在肌紅蛋白方面,實驗組為(437.55±106.34)μg/L,常規組為(217.43±91.69)μg/L;在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含量方面:實驗組為(44.78±11.38)U/L,常規組為(20.33±10.48)U/L。經過對比發現,實驗組的心臟標準物含量要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2.2三種心臟標準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為73.64%,敏感性為88.72%;心肌肌鈣蛋白的特異性為97.33%,敏感性為87.25%;肌紅蛋白的特異性為95.37%,敏感性為86.12%。三種心臟標準為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因此,在臨床的診斷中將三種心臟標準物用于聯合檢測能有效提高對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
3 討論
在目前的臨床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原因主要:①有人體過度勞累;②情緒過于激動;③不注意飲食習慣,暴飲暴食;④寒冷的刺激。突然的寒冷所帶來的刺激也很有可能會誘發急性心肌梗死;⑤便秘以及大量的吸煙飲酒等[2]。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上的主要癥狀有劇烈而持續性胸部疼痛、神志障礙、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會造成心臟破裂,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并發癥,會嚴重威脅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健康[3]。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比較急,因此早期的診斷對于該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目前的臨床診斷中主要通過心電圖的檢測,對病患心肌壞死血清生物標志物的升高情況以及心肌壞死血清生物標志物進行檢測。在本文的研究當中,主要探討了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紅蛋白以及心肌肌鈣蛋白這三種心臟標志物應用于對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的臨床價值。
心肌肌鈣蛋白是對于心肌的受損比較敏感的心肌所持有的蛋白,其在細胞質的內部游離,大部分為不可溶性,只有小部分為可溶性。當心肌出現缺血或者缺氧的狀態之后,心肌肌鈣蛋白的可溶部分會快速的通過細胞膜釋放在血液當中,而不可溶部分則是在進一步的分解之后釋放在血液當中,從而引起病患體內心肌肌鈣蛋白水平的升高。
肌紅蛋白是存在于橫紋肌組織中的蛋白質,呈現游離的狀態,其相對的分子量比較小,在健康人體內的含量也較少。一旦人體出現缺血和缺氧導致的肌肉損傷時,肌紅蛋白會通過細胞膜快速的釋放到血液當中,增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
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人體的心肌細胞以及骨骼肌的細胞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中,其敏感性相對較差需要聯合其它兩種標準物才能進行比較準確的診斷[4-5]。在本文的研究中發現,經過檢測之后實驗組三種心臟標準物的含量均高于常規組,且三種心臟標準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心臟標志物檢測應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斷中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能盡早的對急性心肌梗死進行確診并治療,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袁喬美.心臟標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3(11):50-51.
[2]程海濤.心肌損傷標志物監測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2,27(33):5846-5848.
[3] 胡益飛,章武戰.急性心肌梗死標志物應用分析及新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1,12(27):1832-1834.
[4]謝正樂,毛小飛.心肌標志物檢測的發展歷程和未來[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01).
[5]劉社琴.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04).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