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其未來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對企業績效管理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特別是以當前先進的管理理念為指導改進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是一項極具研究價值的課題。本文即以當前倍受社會關注“精細化管理”理念、方式、方法為研究切入點,在分析傳統企業績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主要問題基礎上,就其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探索性提出了管理措施與改進建議;旨在促進當前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企業;績效管理;精細化管理;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01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決定終結計劃經濟體制、全面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短時期實現了大幅提升,社會各行業、企業的發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這無疑要歸功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營造的自由、競爭環境;對于企業來說,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如何做好績效管理工作、切實提高企業競爭力,就成為決定企業未來發展好壞的重要與關鍵因素。就企業績效管理的含義而言,其主要是指企業的各級管理者及普通員工為了實現企業組織預期的發展目標而共同參與績效相關的計劃制定、輔導溝通、考核評價、結果應用及目標、方法改進等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是企業人才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企業在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所必須要完成的重要任務。筆者欲就當前倍受社會關注的“精細化管理”理念、方式、方法為研究切入點,就其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更為深入探討,以期對切實提高企業的績效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一、傳統企業績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二者分辨不清
當前,有許多的企業沒有分清什么是績效管理、什么是績效考核,在對企業進行管理過程中完全將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混為一談,過分強調或者依賴績效考核,而忽視了對企業、員工績效的管理和提升。
(二)績效管理過程中缺乏廣泛的參與性
對于企業管理而言,一般管理目標都是采用自上而下“下達”的方式,具有明顯的指令性,企業的績效及其管理目標亦是如此,員工只需去執行,這無疑限制了員工參與編制企業績效指標的權利,除無法保證編制績效目標的科學性、準確性外,也非常不利于企業后續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
(三)基本沒有設置專門的績效管理機構
企業內部專門開展績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是促進與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重視績效管理,從眾多企業中沒有設置專門的績效管理機構、部門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績效管理相關工作基本都是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開展,這也是導致企業績效管理、績效考核分辨不清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擅長績效考核而非績效管理。
(四)欠缺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管理標準
通過對當前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調查、評估發現,多數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隨意性”,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普遍不高。一方面原因是部分企業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盲目的使用其他企業或者外國成功企業的績效管理標準,導致績效管理工作不夠科學、有效;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欠缺一套符合我國企業發展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績效管理標準,多數企業對于績效管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二、企業績效精細化管理措施與改進建議
(一)精細化預算管理,奠定績效指標分解、落實科學性基礎
預算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健康發展,對預算進行精細化管理是開展企業績效精細化管理的基礎。這主要是因為企業預算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目標、企業績效指標的制定、貫徹與落實,更為重要的是其影響到企業發展中各項績效指標的分解和落實;對預算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證企業制定的各項績效指標能夠算得出、管得住、落得實。
(二)精細化企業業務開展流程,推動企業績效管理工作開展
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基本都是按著一定的流程進行的,進一步細化、優化與完善企業業務開展流程是對企業績效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與關鍵,也是流程管理理論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重要應用。通過對企業業務開展流程的細化、再造,特別是借機打破企業內部原有各部門之間的“條塊化”管理現狀,用經過細化、再造的企業業務流程來推動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而不是單純靠制度來推動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簡言之,企業各項業務開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對企業績效進行管理過程。
(三)構建企業績效精細化管理機制,使企業績效管理常態化
1.建立專業化的崗位職責體系
企業在開展績效管理工作過程中,常常由于崗位職責不清,導致績效管理工作的無序,人員遇績效問題任意推諉,管理效率嚴重低下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通過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建立專業化的崗位職責體系,以此來明確各個崗位的績效管理責任,從而促進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
2.建立動態的績效目標管理體系
《崗位說明書》是企業給每一位員工工作、職責等進行定位的重要文件,相關績效目標、考評標準等都有相對明確的說明,是企業開展績效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但是由于其中的績效目標多是靜態的,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進行更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為此,企業有必要考慮建立一套動態的績效目標管理體系,隨時根據員工績效完成情況對其績效目標進行調整,引導、激勵員工向更高的績效目標努力,以此提高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科學性。
3.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與結果應用體系
企業員工績效的考評關系到員工的實際福利待遇,尤其強調考評的客觀性、公正性,要想將績效考評工作做到公平、公正,有效的方法是將考評操作精細化、具體化,甚至具體到每一位員工的每一項業務及成果。對員工進行績效考評的一個目的是得到每一位員工的績效結果,而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應用績效考評的結果來確定員工的利益所得或者是提拔任務,以及依據績效考評結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合適的方法改進工作績效;上述一系列績效考評與結果應用工作的開展都應該有一套科學體系支撐。
參考文獻:
[1]劉佳.國有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問題探討[J].財會學習,2016(21).
[2]葉國華.做好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構建精細化績效管理體系[J].商場現代化,2014(19).
[3]張梅英.企業做好績效管理的思路和方法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