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楠++劉芷希
摘 要: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關鍵環節,也體現了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施工企業的角度對施工階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其解決對策,為施工企業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提供支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企業 成本控制
隨著建筑業市場的競爭加劇,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已經成為施工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但很多施工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致使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浪費,這必將導致施工企業利潤的減少,降低施工企業的競爭力。
1、建筑企業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意義
建筑企業施工項目成本控制不僅僅對企業的利潤創造產生影響,還會影響到企業的工程質量以及工期。其具體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盈利能力。施工項目成本是建筑企業成本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將會直接增加企業的凈利潤。第二,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工期。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建筑企業施工項目的成本不僅僅包括傳統成本的控制,還需要將質量成本以及工期成本總和考慮到成本控制中,通過完善對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
2、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構成
2.1按照生產要素劃分
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直接耗用于并能直接計入工程對象的費用。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措施費四個成本項目。間接成本是指非直接用于也無法直接計入工程對象,但為進行工程施工所必須發生的費用。間接成本由規費和企業管理費兩個項目構成。
2.2按照生產費用和工程量劃分
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間和一定的工程量范圍內,其發生的成本額不受工程量增減變動的影響而相對固定的成本。如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等。變動成本是指發生總額隨著工程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如隨著工程量變動的人員工資及各種機械消耗等。
2.3安按照成本發生的時間來劃分
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預算成本是指建筑企業與建設單位在施工合同中確定的工程造價減去計劃利潤后的成本,是建筑企業組織施工,進行物資供應準備和經濟核算的基礎。計劃成本是指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應達到的預期成本,是反映企業在計劃期內應達到的成本水平,是企業成本控制的基礎。實際成本是在施工中實際發生的費用總和。
3、施工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內容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應貫穿于施工項目從投標階段開始直到項目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它是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施工成本控制可分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過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需按動態控制原理對實際施工成本的發生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按照成本發生的時間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階段。
3.1成本的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階段也叫施工前期階段,主要包括下列內容:①根據工程概況,進行項目成本預測,確定項目成本降低目標。②根據有關資料,對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作業組織形式,機械設備選型、技術組織措施等進行研究分析,編制項目降低成本的技術組織措施計劃。③在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的基礎上,編制成本計劃,以確定項目的計劃成本。④將成本計劃進行明細分解,下達到各具體部門。以項目計劃成本作為控制項目費用目標和項目成本開支的依據。
3.2成本的事中控制
工程項目的事中控制階段,即項目實施階段,是對于工程項目成本形成全過程的控制,也叫“過程控制”。
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是整個成本控制的關鍵階段,這個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應當是動態的,因為施工條件的變化具有不可預測性,影響施工的內外因素較多,因此在實際環境發生變化后,各種計劃都應及時進行相應調整,使施工成本始終處于可控狀態。①做好信息收集。除隨時掌握施工進度,質量信息,材料消耗,還要收集財務信息,市場材料價格,人工價格信息,根據收集的各種信息,不斷糾偏,把增加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到最小;②注意材料節約,據統計,材料費一般占直接工程費的 70 %左右,因此要通過加強現場管理和選用新工藝、新材料,盡量減少材料消耗;③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并結合有力的獎懲機制,對實施成本控制成效顯著的部門、個人實行獎勵,對亂扔材料造成損失的要處罰,激勵全員對施工成本控制的積極性,以便從材料的采購、領用等方面真正實現成本最低的目標;④工程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協調工作做的不好,將會影響工程進度,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各施工部門要互相協調,防止出現窩工、停工。組織專業隊、實行流水作業,提高效率,保證工程進度。在這個過程中,項目造價管理人員責任重大,應注意施工現場親自核實,對每月的成本原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嚴格控制項目的每一筆支出,做到先算后干,邊干邊算,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將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比較,看兩者是否基本吻合,并提出處理意見或措施。
3.3成本的事后分析控制
成本的事后控制分析階段也叫竣工驗收階段,是在某項工程任務完成時,對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的檢查、分析和調整、控制成本的事后分析控制,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①通過成本核算環節,掌握工程實際成本情況。②及時辦理工程結算,通常,工程結算價=原施工圖預算+(―)增(減)賬。將工程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比較,計算成本差異,確定成本節約(或浪費)數額。③分析工程成本節超的原因,確定經濟責任的歸屬。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成本控制工作。④對成本責任部門和單位進行業績的評價和考核。整理本項目的相關資料,為以后的工作做好資料的積累工作。⑤重視工程后續保修費用支出,指定具體的保修工作責任者,要求其提出保修計劃和費用計劃,作為控制保修費用支出的依據。
4、結語
在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是施工企業在競爭中生存、發展乃至壯大的必然選擇,如何在質優、快速、安全、低耗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務,直接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綜合實力。因此,有效控制和實現成本目標將顯得更為重要。為此,要教育和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識,動員一切力量,從各個方面控制施工項目成本,取得最大化的施工效益,增強施工企業的綜合實力,迎接日趨激烈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許會來.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成本管理與控制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6).
[2]姚毅,茹瑞春.淺談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與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
[3]季智敏.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142~143.
[4]鄭冰.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核算問題及控制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6:164-165
[5]熊渝.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研究[J].企業導報,2012,0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