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敏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關系到我國國民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初中是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是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意義非常重大。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本文探討了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以期對中學生學習英語有所幫助。
關鍵詞:激發興趣 英語教學 教學效率
傳統的觀點認為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是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是根據現實中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提升英語教學效率的一條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到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認為的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一、加強德育教育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基礎
德育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正是他們形成自己的思考問題方法的重要階段,可見對初中生加強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師既可以在課下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想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也可以在課上進行適當的思想道德教育,從而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對正確有效率的學習方法進行模仿、實踐,使聽、說、讀、寫全方位發展。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獎勵,讓學生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目的。高效課堂的建立,離不開教學目標。每節課都有一個教學目標,作為教師,在每節課之前一定要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并為之奮斗,方能提高教學效率,建立高效的課堂。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需要進一步優化,轉移價值本位,由以知識本位轉向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為本位,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有機整合,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教師要考慮英語學科知識特點,初中生的個性特征、教師自身特點、教學風格、知能儲備等因素,從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水平的角度來設計目標并準確陳述,使課堂教學目標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揚長補短。
二、加強師生溝通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保障
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是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也就是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教師們應該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英語感興趣,愿意學,喜歡學。那么如何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人格修養。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能將自己的品格在無形中滲透到學生當中,如果一個教師品行好,那么就會對學生形成正面的作用,起到激發學生學習到效果;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品行不端,那么學生也會對教師嗤之以鼻,厭惡老師,不愿學習,從而阻礙教學。其次,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不能課上關心學習,課下互不相識。為此,教師在課下要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不僅要與學生做師生,而且還要和他們做朋友,關心他們,做到師生平等相處,不能只是自認為高人一籌,才會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如此,學生才會愿意上英語課,才會激發學習興趣。教師要有責任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因為某個學生學習不好就放棄繼續教育這個學生,相反,越是學習不好的學生,教師越要重點教育,越是要有耐心,要從根本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接受你、喜歡你、尊敬你。加強師生溝通,讓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是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的重要保障。最后,我認為,“愛的鼓勵”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教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盡量避免批評諷刺。教師要合理地放大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進步,縮小學生的缺點,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表揚和贊美,對學生的缺點進行指正。
三、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的重要途徑
英語課屬于語言課,學習語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用,因此,加強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必須注重英語的應用。所以,我認為,英語教學,應該一改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而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拐杖。教師應該設計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例如,將學生分組,對課文進行分角色朗讀,然后評選出最佳組合;定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只要方法得到,課堂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學到知識,還能不斷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整體上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四、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
方法,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方法又是何等的重要。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高效課堂的建立,方法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初中英語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學生特點、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環境條件等選擇和改進教學方法,實現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發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落實好素質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文化教學,通過英語文章、故事、音樂等書面、影視文化載體,使用文化賞析、專題講座等教學途徑,營造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并留心積累西方文化背景、社會習俗、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明確問候語、禁忌語、體態語和手勢語等語言特征。同時,采取多種有效方式,加深對學生中國文化的理解,發展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總結、合作、實踐等方法,掌握英語學習規律,培養良好態度、動機、興趣、自信心、意志和性格。采用“滲透式”策略訓練法,指導學生加工、總結、提煉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主體性學習策略,逐步培養自覺學習、自我探求知識的能力,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還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語音為首的聽說、按時預習、集中注意力聽課、萬方數據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自我探求、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及時復習、超前預習等學習習慣,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自己去體會,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去學習,去獲取,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方法,重視高效課堂的建立。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課程,還是一門藝術,充滿了未知和樂趣。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做到育人者先育于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英語作為全球的通用語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能否掌握這把打開世界的金鑰匙,英語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率的英語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歡聲笑語中走向成功的大門。
參考文獻:
[1]楊永昊.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S[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7).
[2]賀國華.試析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參與[J].鎮江高專學報,2005,(02).
[3]周方亮.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