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天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保障,隨著經濟形勢迅速發展,其發展速度也是與日俱增。而在快速發展之下,其質量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而且也呈上升趨勢。食品企業要想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針對性的以這種問題為出發點,積極地研究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對策,為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基礎保障,提高企業信譽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現狀
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隨著食品安全屢屢曝光在人們的眼前,使得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體現出我國食品安全不達標、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例如,“蘇丹紅”它已被歐美國家明令禁止了,但是在我國相關部門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這充分體現出在我國食品安全的標準較低,很多生產食品的企業也不重視國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甚至自行制定的標準出與國家標準相矛盾。另外,沒有相應的食品安全制度,使得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群,造就了食品質量安全目前的現狀。再加上食品生產企業無法達到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標準,市場上存在大量的無標生產的上市食品,這類食品在很多地區經常出現。針對這一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國沒有制定相應的食品法律法規,嚴重影響了食品質量的安全。
食品原料的生產技術較粗放。在我國食品生產企業中原料是沒有采用標準的生產技術與生產方式,而是采用粗放式的加工、生產,這樣就無法保證食品的原料質量。目前,我國的很多食品生產企業逐步轉變成與農戶合作的生產加工方式,進而粗放型原料生產所引發的質量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常見的因生產原料不合格而出現的食品質量問題有寄生蟲、農藥殘留等,這些問題由于處理技術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生產環節檢查不到位。目前,我國的食品企業的加工方式是勞動密集型,無法控制員工的衛生情況,員工的衛生情況、唾液等很容易將細菌傳染到食品上。例如,物理性危害,這種危害相較于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污染要嚴重的多。又如化學性危害,食品的加工過程簡單,如果農藥殘留還是會進入到食物中。因此,生產環節的檢查不到位,就會影響到食品質量安全。
質量管理對策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制度。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執法工作嚴重的不足,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提升其嚴密性,不斷地對食品的規章制度進行補充,對現有不完善的食品標準進行完善。借鑒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對我國實際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總結,制定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以保障食品質量的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綠色的食品。另外,還應建立合理的食品安全認證體系和檢測體系,完善現有的食品安全栓測標準,摒棄不合理、重復的檢測標準,將食品檢體系有效地發揮到食品安全質量管理中,讓食品的安全質量有法可依、有法可查。
重視食品生產技術的研發。食品的加工和生產有很很多環節和過程,如殺菌、分離、干燥、烘烤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加工技術,只有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都過關,才能確定食品質量的合格。因此,進一步提升企業良品生產的市場競爭力,首先就要確保食品加工環節的質量,還要不斷的完善生產中各環節的生產技術和操作水平,不斷的創新食品中的核心技術,才能確保在食品行業的領先地位。
加強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想要達到全面的質量管理,就必須嚴格的檢查和控制企業生產食品的質量,認真填寫食品的加工和生產質量記錄,提高食品的可追溯性,發現問題找到其根源立即制定改正策略。管理人員應根據生產中各個環節的實際情況做好質量控制工藝過程卡,讓專業人員負責填寫質量控制過程卡。嚴格控制質量不過關的產品,防止其出現二次污染。嚴格執行對樣品的檢驗標準和監管標準。質量管理機構也應具備檢驗和管理的權力,檢驗和管理每一個環節的加工質量,從根本上提高企業食品的合格率。
食品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不斷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才能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我國的食品從原材料到生產的各環節都存在著問題,進而降低了食品質量的安全性。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食品安全管理對策是首要問題,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以確保食品安全質量有法可依,從根本上提高食品質量的安全性。